杜國瑞在他長期的教學實踐中,一邊教學生,一邊自己學習。除了常年堅持到外麵寫生,不斷地向大自然學習外,虛心而勤奮地向自己喜歡的國畫大師學習,也是杜國瑞國畫飛速進步的因素。對杜國瑞繪畫風格的形成起到直接作用的國畫大師,也是杜國瑞最喜歡的國畫大師有兩位,一位是王中年,一位是白雪石。
畫家王中年現任中央社會主義學院教授,中國美協理事,中國山水畫研修院院長,早年畢業於魯迅美術學院油畫係。杜國瑞十分喜歡王中年先生對山石水雲的技法表達,王中年先生的山石水雲畫,在技法上既具有西洋油畫的寫實逼真,又有中國北派山水的鋼筋鐵骨,風格集粗獷大氣與細膩秀美於一體,表現手法上將油畫與國畫的技法融為一體。而杜國瑞正好有油畫和國畫的雙重功底,符合學習王中年山石水雲技法的基本條件,經過長期刻苦鑽研王中年的山水畫技法和堅持不懈地在大自然中寫生,學以致用,邊學邊畫,杜國瑞的進步是迅速而堅實的。他作品裏的山石麵貌已經與王中年大師畫中的山石,分不出上下了。杜國瑞學習王中年的技法、神韻,但是在創作上,杜國瑞並不跟風,他說:“用筆之神源於大自然,善於創造性地表達自己對美、對大自然山水獨特的感受,才是我畫好山水畫的真諦。”杜國瑞以自己的創作實踐踐行著自己的話語,他雲遊四方,搜盡奇峰,每次畫作都力求構圖新奇,意境翻新。
技法上得心應手的杜國瑞,開始在畫麵的意境和畫麵靈魂的提升上下大功夫,他要用筆墨丹青表達他的喜怒哀樂,表達他的世界觀。在這一點上,他十分喜歡繪畫大師白雪石的作品。山水大師白雪石先生吸引杜國瑞的是畫境。白雪石,中國現代著名國畫家,北京山水畫研究會會長。1977年至今三十多年間,他應邀為中南海、人民大會堂、釣魚台國賓館以及北京飯店等繪製廳堂殿閣巨幅山水畫50餘幅。白雪石先生的山水畫作品以境取勝,除了注重實景的描繪以外,擅長注入感人的空間意象,將感情自然融化於山水畫之中,創造出一種前無古人的獨特畫境。在他筆下的桂林山水演繹著靈性和活力,濃而不濁的墨色烘托出青山綠水的明潔意境,恰到好處地揮寫漓江晴、雲、雨、霧中山光水影迷離空幻的微妙變化,形成獨特的繪畫風格,被稱為“白派山水”。
如今,杜國瑞將白派山水的精華與王中年山水的精華,全盤吸收,神奇地化作了他自己筆下的東西,技法嫻熟,達到了“有法無法,乃為至法”的境界。開筆畫畫,杜國瑞不打草稿,自己覺得怎麼畫能表達自己的美學觀點他就怎麼畫,怎麼畫能表達自己的思想感情,他就怎麼畫,杜國瑞絕不框住自己的手腳,他畫出來的畫場麵大、氣勢強,講究氣韻生動,筆墨淋漓,效果接近於大自然的寫真,不矯揉、不造作,自然怡情,觀賞性極強。杜國瑞終於達到了站在父親杜希斌的肩上,左右手拉著王中年、白雪石兩位大師,遨遊藝術世界,形成了自己的山水畫風格,畫出了山水的千情萬態,可謂獨樹一幟。他不但成為遼南山水畫家的代表,而且在影響著後來人的畫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