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生態難題需多措並舉係統
解決
辦好中國的事情,關鍵在黨,搞好一個地方,必須發揮好黨組織的作用。黨的建設出問題,紀律鬆弛、組織渙散,腐敗與不正之風就在所難免。政治生態的脆弱,背後原因多半是黨組織軟弱無力。解決政治生態問題必須黨要管黨、從嚴治黨,係統性地解決突出問題和矛盾。
用改革辦法“清淤排堵”。加快轉變政府職能,深入推進行政審批製度等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改革,削減、限製和轉移一些部門權力,切實解決權力過多幹預市場、邊界不清的問題。加快推動資源管理體製改革,抓緊推進資源市場化配置,堅決破除各種體製機製障礙,狠下功夫根除權錢交易、官商勾結的土壤和條件。
糾風治亂要“善始善終”。作風建設永遠在路上,要紮實推進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持之以恒反對“四風”。要繼續堅持從具體問題抓起,讓架好的“高壓線”不能碰,布好的“雷區”不敢踩,還要善於發現並及時清掃“死角”,將藏在“陰暗處”的不正之風“一網打盡”。綜合運用隨機抽查、明察暗訪、曝光追責、信訪舉報等手段,積極動員群眾和媒體參與,形成監督合力,對頂風違紀的人和事,決不手軟、決不姑息。建立健全作風建設長效機製,繼續狠下功夫抓常、抓細、抓長,打好作風建設“持久戰”和“殲滅戰”,以優良黨風促政風帶民風。
為法治建設“鋪路子”。教育引導黨員領導幹部學法知法守法用法,提高依法執政的能力和水平,自覺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管理經濟社會事務。建立公開透明、權責明晰、相互製衡、監督有效的權力運行製約監督機製,大開按製度辦事、按規矩辦事、按程序辦事的“正門”,堵死“旁門邪道”,讓打招呼有風險、拉關係成負擔、托人情沒市場,不按規矩“辦不成事”變成“新常態”,違規處處受限成為“新規則”。
給廉潔幹部成長“搭梯子”。領導幹部要帶頭嚴格按法規和程序用權辦事,養成潔身自好、存正祛邪的好習慣,當好廉潔奉公的好榜樣,積極發揮示範引領作用。堅持德才兼備、以德為先、以廉為基,公道正派、五湖四海選用廉潔幹部。從嚴考察、從嚴選用、從嚴管理和監督幹部,建立健全幹部管理監督台賬、不良行為記錄和群眾投訴控告係統,將德行和廉潔考核標準具體化、行為化、常態化,為廉潔幹部成長建立長效機製。
對腐敗堅決用“高壓電”。繼續保持懲治腐敗的高壓態勢,旗幟鮮明地反對腐敗、堅決有力地懲治腐敗。認真履行黨委主體責任和紀委監督責任,健全有錯必究、有責必問的責任倒查機製。堅持有案必查、有腐必反、有貪必肅,堅持“老虎” “蒼蠅”一起打,加大案件查處力度。充分發揮巡視、審計工作的“尖兵”和“利劍”作用,及時發現問題,分門別類解決問題。
積極培育健康社會心態。各級黨組織主要負責人須帶頭“打虎滅蠅”,積極營造“過街老鼠”人人喊打的良好氛圍,對腐敗打得出“重拳”,下得了“狠手”,讓搞腐敗的人抬不起頭、直不起腰。嚴格落實黨風廉政建設責任製,克服對貪汙腐敗慈悲憐憫的同情心理和不敢反腐怕得罪人的矛盾糾結;加大對腐敗犯罪經濟處罰力度,消除“腐敗風險小、收益大”的僥幸心理;加大宣傳教育引導,打破“大家都貪、不貪吃虧”的從眾心理;合理設計公職人員薪酬與獎懲體係,矯正“付出太多、回報太少”的失衡心理。
(作者為中國社會科學院中國廉政研究中心副秘書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