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凝聚共識 剖析問題 獻計獻策(1 / 2)

凝聚共識 剖析問題 獻計獻策

執政與行政

作者:本刊記者

適逢聯合國氣候峰會在紐約開幕,國家主席習近平特使、國務院副總理張高麗向全世界作出“將加快推動能源生產和消費革命,努力走出一條發展經濟與應對氣候變化雙贏的可持續發展之路”承諾之時,由《紫光閣》雜誌社、中國國電集團公司主辦,龍源電力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承辦的“推動風電發展,建設綠色中國”研討會於9月24日召開。

中央國家機關工委副書記姚誌平,國電集團董事長、黨組書記喬保平在會上致辭。國家發改委價格司有關負責人,國電集團副總經理、黨組成員謝長軍參加會議。國家環境保護部生態司副司長侯代軍、國家開發銀行評審一局副局長邱言文、國家能源局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司副司長史立山、國家海洋局高級工程師孫嶽、中國電力企業聯合會秘書長王誌軒,龍源電力集團、國電科環集團、國華能源投資公司等企業代表和來自中國電力科學研究院、清華大學等專家學者也分別在會上發言,圍繞論壇主題展開了熱烈討論。

本次研討會既有中央國家機關工委領導的重要講話,又有大型中央企業掌門人的致辭;既有中央國家機關各部門相關領域負責同誌的深沉思考,又有電力企業和知名專家學者的熱切期盼。說真話、實話,既肯定成績;又直麵問題,積極提出各種切實可行的意見和建議。與會代表一致認為,本次研討會開出了水平,開出了成果,將對促進風電行業健康成長、推動新能源產業可持續發展起到重要作用。

中央國家機關工委副書記姚誌平的講話,開門見山地說明了本次研討會的初衷。他強調指出,這次研討會是在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大精神,中央一係列推進生態文明建設舉措正在抓緊落實的背景下舉行的,規模雖小,意義重大。作為我國風電產業實踐的先行者,國電集團及其旗下的龍源電力公司,通過技術創新和機製創新,走出了一條低投入、低排放、高效率、可持續的風電發展之路。今天請中央國家機關各部門相關領域的負責同誌來,就是希望借助這種專題研討會的方式,整合優勢資源,加強協同攻關,突破問題瓶頸,優化發展環境,充分交流,建言獻策,為推動包括風電在內的新能源事業的健康快速發展摸索出一條新路。

直麵發展中存在的各種問題

從與會代表的發言中,記者了解到,幾千年前的古人就已經掌握了利用風能駕馭船隻和提水灌溉的技術。但人類真正利用風能發電的曆史卻很短:130年前才出現世界上第一台風力發電風車,而直到20世紀風力發電技術才取得實質性突破。我國風力資源豐富,大力發展風力發電,對於減少環境汙染、緩解用電緊張具有十分積極的作用。

中國國電集團公司董事長、黨組書記喬保平的發言道出了企業對發展風電的心願和期盼。他指出,大力發展風電產業,不單是經濟問題,更是重大的政治和社會問題;不單是權宜之計,更是長遠的戰略問題;不單是功在當代,更是利在千秋。近年來,中國風電在“十二五”期間連續五年實現翻番增長,並於2010年底超越美國成為世界第一風電大國。國電集團新一屆領導班子組建一年多來,始終牢記重大社會責任,推動建設美麗中國。風電裝機量位居世界第一,裝備水平、發電量和經濟效益保持亞洲領先。清潔可再生能源裝機比重達到25.5%,其中風電裝機1737萬千瓦,已經達到世界第一。

龍源電力作為國電集團風電開發的核心平台,風電裝機容量位居亞洲第一、世界第二位,並有望在今年年底成為全球最大風電運營商。

但是,我國風電產業仍處於起步發展關鍵時期,還處在擴大規模、優化布局、提升質量的爬坡階段,風電企業盈利能力還很脆弱。我們國家風電產業發展與發達國家的差距依然很大,目前我國風電僅占全社會用電量的2.5%,而歐盟、西班牙、德國裝機占比分別達到13%、21.8%和18.4%,電量占比分別達到8%、20.9%和10.2%。風電發展和我們國家治理霧霾的需求以及人民群眾的期盼還有很大差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