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務業主導型經濟具有全新的
特點
服務業占比不斷提高並超過工業,成為國民經濟的第一大產業,伴隨著這種產業結構的深刻調整,經濟運行呈現出一些新特點。
一是經濟增長趨於放緩。一般而言,服務業勞動生產率低於工業,加上目前我國服務業中傳統產業占比較大的特點,決定了服務業增速和勞動生產率提高是一個長期和緩慢的過程,短期內難以完全彌補工業增速回落帶來的影響。因此,在服務業占比不斷提高並超過工業的過程中,經濟增長通常趨於放緩。2011-2013年,我國第二產業增加值年均實際增長8.7%,增速比1979-2010年期間回落2.8個百分點。在工業增速大幅回落的同時,國內生產總值增速也出現較為明顯的回落。2011-2013年,國內生產總值(GDP)年均增長8.2%,增速比1979-2010年回落1.7個百分點。2014年上半年,國內生產總值增速進一步回落至7.4%。
二是經濟增長的穩定性將有所提高。與工業品不同,服務項目較少參與國際貿易,因而服務業發展較少受到國際市場需求變化等因素的影響;同時,服務業主要是滿足消費需求,而消費需求增長通常較為穩定,因此服務業發展的穩定性一般高於工業。隨著服務業占國民經濟的比重提高並超過工業,經濟增長的穩定性相應也會有所提高。2011-2013年,國內生產總值增速的標準差為0.9%,比1979-2010年期間低1.9個百分點;國內生產總值增速的變異係數(GDP增速標準差/GDP平均增速)為0.12,比1979-2010年低0.17。這表明,即使考慮到2011年以來經濟平均增速下滑的影響,經濟增長的穩定性仍然有所提高。
三是消費率趨於上升。隨著服務業占國民經濟的比重持續提高並超過第二產業,服務業投資增速有望保持基本穩定甚至有所加快,但工業投資增速趨於放緩。由於服務業的資本密集程度低於工業,服務業投資增速加快難以完全彌補工業投資增速回落的影響,因而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增速也趨於放緩。另一方麵,服務業成為國民經濟的第一大產業,有利於增強服務的供給能力,更好地滿足居民消費結構升級背景下日益增長的對養老、醫療、教育和金融等服務的需求,從而有效激發居民消費潛力,促進居民消費的快速增長。因此,在經濟由工業主導型向服務業主導型轉型的過程中,消費率通常會上升。2011-2013年,我國消費率年均提高0.53個百分點;而1979-2010年期間,消費率總體上呈下降趨勢,從1981年的最高67.1%下降至2010年的48.2%。2014年上半年,消費率為52.4%,比2013年同期提高0.2個百分點。
四是經濟增長的就業彈性提高。與第二產業相比,服務業單位增加值對就業的吸納能力更強。根據測算,2012年,服務業每萬元增加值吸納就業0.13人,比第二產業高0.03人。因此,隨著近年來服務業占國民經濟的比重提高並超過工業,經濟增長的就業彈性也趨於上升。2013年,盡管國內生產總值增速與2012年持平,但由於服務業增加值增速快於第二產業,占國民經濟的比重也首次超過第二產業,城鎮新增就業人數比2012年多增44萬人。2014年上半年,國內生產總值同比增速比上年同期回落0.2個百分點,但城鎮新增就業同比多增12萬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