餘玠也說道:“朱先生,在下年紀雖經,不過卻也對於國家大事,天下事務,懂得幾分。在下祖籍江西,幼年移居湖北一代。紹興,隆興兩次合議,把堂堂中華的顏麵都丟光了。金人占我疆土,毀我宗廟,還騎在我們的脖子上作威作福,是可忍孰不可忍!朱先生,至今襄陽,郾城,朱仙鎮一代,民間家家都供奉著當年嶽少保的神主,希望我大宋重振國威,恢複故土,一雪前恥。如果我們忘記曆史,整天空談義理之學,金人如果像當年完顏亮一樣再次傾國南下,虞允文太傅,吳璘太師也早已去世,能打仗的大將損失殆盡,一旦國破家亡,危在旦夕,還有什麼人在談什麼‘正心誠意’的大道理呢?”
劉漢章聽著餘玠一大段的侃侃而談,有條不紊,說話擲地有聲,才知道麵前的少年,絕不是簡簡單單的幾歲孩子。都說古人五六歲熟讀兵書戰策,深諳國家大事,看來並非著書者虛言。有誌不在年高的話,說得果真有道理。
“師父,有人來了!有人來了!”正在學房裏麵劉漢章,餘玠和朱熹及其門徒正在僵持之時,門外突然闖進一人,火急火燎地大喊大叫,把朱熹和屋裏的學生們都嚇了一跳。
朱熹看了那人一眼,說道:“黃榦,為師早和你說過,做事不要冒冒失失,靜心養氣之道,和你講了不知有多少遍。有話慢慢地說,什麼來了,誰來了?”
那個叫黃榦的學生說道:“師父,是陸子靜先生來了,現在就在書院的門口等著您呢,讓我先進來通報一聲。”朱熹一聽陸子靜的名字,不由得心中微微吃了一驚,連忙問道:“怎麼?象山兄來了,什麼時候的事情,為什麼不早早通稟?”
黃榦說道:“應該也是剛到沒有一會,剛才我去書院門口打算把大門插上門閂,正好看到象山先生來到書院大門之前,點名要見師父您,要我先進來通報一聲。”
朱熹心中略微感到奇怪,自言自語地說道:“象山兄如何知道我現在在白鹿洞書院的?”黃榦說道:“他事先好像就知道,也許是從陳同甫或者辛稼軒先生那裏知道的。”
朱熹點了點頭,說道:“多半如此,既然象山來此,自是怠慢不得,課是先不能上了。容我親自前去迎接。”轉頭對劉漢章和餘玠說道:“兩位剛才的意思,老夫已然完全明白了。待我深思之,有時間再和二位切磋。不過此時門外來了客人,老夫要去迎客,請你們稍安勿躁。”說著,帶著幾個親近學生,這裏麵當然包括黃榦,蔡元定蔡沈父子,一起前去書院門口迎接客人。
www.歡迎廣大書友光臨閱讀,最新、最快、最火的連載作品盡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