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0月17號 晴
距高考還有232天
老師突然說道:“曉航,有些事老師相信你們會明白,就不多說了,但是老師想要告訴你,愛情不是依附,愛情是各自堅強獨立,再努力走到一起。”那一瞬間,我就愣愣地站在那兒,一遍又一遍想著這句話。
——周曉航
正式進入高三已經一個月有餘,班級好像一個沒有硝煙的戰場,到處充斥著緊張的氣息。緊鎖的眉頭儼然成了我們表情的常態,咖啡漸漸成了我們不可或缺的依賴,鋪天蓋地的卷子、資料像一張大網將我們套牢。或是由於過多的壓力,亦或是因為對現實的逃避,班級出現了越來越多的空位,大多數人的熱情也已不如開始時高漲,但我卻對上學有一種熱切的期盼,因為,有他。
時間追溯到兩年前的那個8月,細細回想,發現了在時光隧道那頭,站著自己模糊的身影,還有最初見到的他,最開始的那一份緊張期盼。所有的最初,定格成了一幅記憶中的畫,開啟了從此往後的故事。
我們是初中同學,雖然同校不同班,但由於成績優異,考試一直被分在同一個考場,也經常一起領獎,因而互相知道對方,並在暗地裏互相關注著。但是我們真正熟悉彼此,還是在上高中以後。
我倆的家在沈陽下屬的小縣城,中考時考到了沈陽市內的同一所重點高中,由於中考成績突出和一些機緣巧合,我們又被分到了同一個重點班。可能是他鄉遇故知的喜悅,使得我們很快熟悉起來,並有一種惺惺相惜的感覺。
校園裏的時光總是匆匆而美好,轉眼,就來到了高三。兩年的同窗時光,已經讓他成了我的藍顏知己,可能是因為彼此的了解與熟悉而產生的依賴,也可能是高三的壓力使得人變得脆弱,需要更多地關心和安慰,不知從什麼時候開始,一種朦朧的情愫也在我們之間慢慢生根發芽。但是,我們都擔心會耽誤學習,所以盡管心知肚明,但誰都沒有捅破,直到這天。
第一節課下課,我照例回過頭和他一起吃今天帶的水果,班主任突然出現在門口,手指一點,說道:“學委、班長跟我來一下。”我倆就成了她選中的目標,被叫去辦公室。
一路上我們就忐忑地猜想老師要說的話。我很擔心,會不會是由於最近好多同學說我們倆的閑話,被老師聽到了,所以要找我們倆談話?
磨磨蹭蹭終於來到了辦公室,誰知老師問的卻是最近班級的學習氛圍,作業完成情況之類的班級事務。就在我放鬆警惕、心裏大呼沒事的時候,老師突然說道:“曉航,有些事老師相信你們會明白,就不多說了,但是老師想要告訴你,愛情不是依附,愛情是各自堅強獨立,再努力走到一起。”那一瞬間,我就愣愣地站在那兒,一遍又一遍想著這句話,我既為老師看出來而惶恐不安,同時又為她的話而感動。
從未想過,作為高三班主任的她,麵對學生的早戀沒有強行幹預,扼殺在萌芽裏。而是采取這樣一種包容理解的態度。我們感動於她的理解,也為了不讓她失望,在這一年裏,我們把感情處理得很好。學習不但沒有受到影響,反而通過一起努力,在高考中達到了各自滿意的目標。並在高考後,順利走到了一起。
我覺得,一生至少該有一次,為了某個人而忘了自己,不求有結果,不求同行,不求曾經擁有,甚至不求你愛我,隻求在我最美的年華裏,遇到你。在不對的時間,不對的地點,隻要遇到了對的人,就一切都對了。我們都希望在最好的年華遇見一個人,可往往是遇見了一個人,才迎來最好的年華。這是青春的魅力。
高中三年,校園的牆,束縛了我們一千多個日子。卻在複雜偌大的世界上,為我們圍起了一個單純安全的天地,這裏有最純潔的感情,比天還遼闊。
回想高三那年的時光,才恍然明白其實最好的日子,無非就是你在鬧,他在笑,如此溫暖過一生。我可能說不出來他到底有哪裏好,反正他就是我不愛別人的理由。我希望,每天早上醒來,看到你和陽光都在,這就是我想要的未來。當我老了,我的兒女問我,你年輕的時候曾經最愛的人是誰的時候,我不希望我要做的是翻出一本舊相冊,我希望我能抬起手指著屋子另一頭說,他就坐在那裏啊。
周曉航
沈陽市遼中縣沈陽市第三十一中學
中國青年政治學院法律係2012級
高考591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