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4月8日 陰
距高考還有59天
開家長會了,母親一副擔驚受怕的樣子去了,最後她還是鼓起勇氣問了數學老師一句“付佳蓓怎麼樣?”老師斜視一眼:“她啊,哪像是一個直升班學生的樣子啊。”
——付佳蓓
“我看你連個普通高中都上不了”“她啊,哪像是一個直升班學生的樣子啊”“你說你加化學?可是3+1人家都用自己的強項來拚,你這樣會吃虧的”……這些老師曾經對於我的“激勵”,塑成了我現在的性格,同時也激勵著我的進步,這些話語,深深地印刻在我的腦海中,時至今日,難以忘懷。
在平日裏,很多人都認為我是冷漠的,偶爾會露出笑臉,一副一本正經的無聊麵孔。事實上,真正與我關係親近的人很少,但懂我的朋友清楚我的世界很單純很簡單。沒有那麼多朋友的原因之一,也許在於我過於注重與了解自己的內心。因為每個人所經曆的事情,在我們自己心中,總是刻骨銘心,苦不堪言,沒有人會感同身受,這也是我總覺得生活很孤獨的原因。而對於自己的不滿也源於此。
我認真回憶我的高中以及大學一年級,這是我收獲最多,也是痛苦最多的時期。
初中的我馬虎、浮躁,雖然我從小被母親管得很緊,但基本沒有投入過學習。直到初三時老師的一句話——我看你連個普通高中都上不了,以及老師最後恨鐵不成鋼地取消了我的“英語課代表”職務。我雖然一副滿不在乎的樣子,但心裏比誰都脆弱,覺得整個世界都在嘲笑我,於是開始改變學習態度。就這樣,初三一年的努力讓我上了市重點高中,而後一個月的努力讓我考上了市重點高中的直升班。
我開始了我的高中生活,在這個直升班中,我依舊是一個不起眼的人,理科成績尚可,文科成績不敢恭維。我天天一副似乎在學習的樣子,不跟周圍的同學溝通——身邊僅有三個可愛的朋友,但是對於學習,我依舊不上心,差不多天天在英語老師兼班主任的白眼中度過。單詞記不住、課文背不出、作業字跡潦草,可是成天一副似乎很認真的模樣,這就是英語老師對我的印象。
值得一提的是,在這兩年的高中生活裏,數學、化學總是帶給我那麼一絲寬慰感。由於上海是3+1的高考模式,分班選科也就成了高二下學期最重要的事情——在我的小小觀念中,這是和我一生相關的,我必須選擇一個我所熱愛的科目!雖然我成績在班級靠後,但我也很認真的開始我的化學準備,因為選完科,被老師叫出去談話說不適合這門科是一件極其丟臉的事情。
我至今記得那時學的是“常見金屬鋁鐵”的那一章內容,離章節考試還有一周,為了提高我的解題速度(上海化學卷子的特點就是題量大),我準備得連化學方程式的係數都倒背如流。終於考試了,這次考試難度較大,但我覺得自己答得很順手。答完題後的我急切地等待著試卷的反饋。
那一次,很多同學沒有及格,裏麵居然有我,諷刺的43分。
班主任找我了,“你說你加化學?可是3+1人家都用自己的強項來拚,你這樣會吃虧的。”我沒有說話,我在心裏總認為我可以!她又問“你喜歡生物麼?哎呀你物理也不好,文科更不可能……”,“我還是加化學,我會努力的。”那一次,我哭了,憋了很久,我實在無法理解這一次的考試如此糟糕的原因,但我毅然決然地選擇了化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