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6月6號 晴
距高考還有10小時
父親依舊是沒有很多話,自己倒了一杯,先幹了。我有些緊張,但是又不知該怎麼做。父親給我倒了一杯,看著我,說:“還有幾個月就高考了,堅持住吧!來年你上了大學,咱爺倆再好好喝一杯!”
——劉凱
明天就要重新踏上高考的考場,但這次心中更多是一種淡然與篤定。心裏縈繞著一句話“是金子總會發光的”。這句話是父親送我複讀的時候說的,300天後的今天,那時那景依舊曆曆在目。
猶記得去年那個夏天,考完最後一科,心裏的石頭落了地,隨之而落的是心中的那個夢。收拾行囊,踏上回家的路,回望朝夕相處三年的母校,更多的是一種無以言表的酸楚。回去的路上,父親陪在身邊,兩個人沒有什麼交流。不善言談的父親從我的眼神中讀出了失落,或許沉默在此時是一種最好的安慰。
已經淡忘了那個夏天是怎樣從那種痛苦中走出來的,隻記得每天父親依舊用他的勤勞與堅持,重複著日複一日的工作。一個農村漢子不會像文人那樣用華麗的辭藻譜寫人生的哲理,他所知道的,便是用自己的精神與行動去教會自己的孩子什麼是堅強。
那是一個晚上,高溫似乎沒有減退的跡象。父親吸著煙,不時停下手中的活,擦一擦額頭的汗水。還有許多農機需要修理,父親沒有任何抱怨,隻是埋頭幹活,偶爾會停下來,望望天空。不記得那晚父親幹到了什麼時候,但是第二天早上的時候,父親依舊在修理那些鄉親們的機器,那是他們生活的保證。
那個暑假,看著父親堅強與樂觀地勞動,我對複讀的恐懼也逐漸消散。父親沒有任何語言教誨,卻用行動感染著我。
轉眼間暑假過去,複讀開學的日子也馬上來了。開學那天,父親執意要送我,我拗不過他,隻得和他一起來學校。開學那天已經是夏天的尾巴了,但是天氣依然炎熱。執意背大包行李的父親後背早已濕透,任憑我怎麼勸說,依舊要幫我背那些大包。
整理好一切之後,父親也該回去了,手忙腳亂的我竟然沒有讓父親坐一坐,喝口水。送父親到了學校門口,本想目送父親走遠,父親卻遲遲沒有轉身,反而是麵對著我,拍了拍我的肩膀,說了一句我一輩子都不會忘記的話:“兒子,是金子總會發光的!”說完父親露出憨厚的笑容,轉身走了,留下那一個背影,一個越走越高大的父親。
我定在那裏,久久沒有轉身離開,眼含淚光,直到父親背影消失在午後的陽光中。
複讀似乎更多的是一種按部就班的程式,沒有了應屆生的年少輕狂,沒有了麵對成績的大喜大悲,似乎一切都很平淡。由於時間緊,路途遠,基本半年回家一次,然後過一個短暫的寒假,又匆匆趕回學校,繼續緊張的備考生活。複讀這一年成績沒有什麼大起大落,基本穩定在一個水平線。偶爾會在寂靜的夜回憶起那個夏天,回憶起汗流浹背的父親。
沉默的父親總是在自己孩子最需要安慰的時候,用自己最熟悉的方式鼓勵他們。備考的日子,常忘記給家裏打個電話報個平安,但在拖著疲憊的身軀回到寢室後,在一個個寂靜的夜,總會浮現父親對我說的那句“是金子總會發光的”,樸實的一句話,沒有什麼深奧的道理,沒有什麼矯情的語氣,一切聽起來那麼自然卻又充滿力量。
過年回家,雖然大半年沒見,但家裏依舊是那麼的親切。大年三十吃團圓飯,父親開了一瓶白酒。我自告奮勇,要和父親喝幾杯。
父親依舊是沒有很多話,自己倒了一杯,先幹了。我有些緊張,但是又不知該怎麼做。父親給我倒了一杯,看著我,說:“還有幾個月就高考了,堅持住吧!來年你上了大學,咱爺倆再好好喝一杯!”
我說:“爸,你說的話我記住了,明年這個時候我給你帶好酒。”
那晚,沒有怎麼喝過酒的我還是被那一杯酒給打敗了。第二天起來頭依舊有些痛,但是似乎同父親的關係更近了一步。
“想什麼呢?”同桌打斷我的思緒,“還有十個小時就要高考了,別走神啊。”下了自習,我給家裏打了個電話。
“喂,爸,睡了嗎?”
“還沒有。明天要考試了,好好考,不要有什麼壓力。”
“嗯,知道。你不是說是金子總會發光的嗎,不用擔心,我準備好了。”
“嗯,挺好的。”
“你們早點睡吧,不用擔心我。”
“好。你也早點睡,好好休息。那我掛了。”
掛掉電話,我看了看窗外。嗯,是金子總會發光的,明天考場見吧。
劉凱
河北衡水二中
北京郵電大學英語專業2011級
高考603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