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神秘的中國押鈔部隊(1 / 2)

社會廣場

作者:長晚

在我國橄欖綠方陣中,有這樣一支鮮為人知的部隊。這支隊伍天天與鈔票相伴,哨位是流動的,生活是無規律的—他們就是武警部隊的押鈔兵。

很多人看過電視連續劇《絕密押運》,但押鈔兵們的押運工作其實比《絕密押運》裏描寫的更緊張、更驚心動魄。運鈔車被喻為“流動的軍火庫”,負責押運的武警戰士用青春和熱血演繹著一個個“現代鏢師”的故事。

要擔任“鏢師”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在押鈔部隊,外出執行任務是每個戰士的最大心願和至高無上的榮譽,但並不是每個戰士都能如願以償。押運是“在路上走鋼絲”,也是“沒有硝煙的戰場”,押運兵們除了要有強壯的身體、優秀的軍事技能外,每次執行新的押運任務前,還需經過嚴格的排查、審查,才能最終確定。隊員們每次執行任務,都要經過班裏推舉、中隊黨支部研究、政治審查……每項工作無不細致而周密。

審查中的政審更可謂滴水不漏。即使平時對每個戰士的情況都很了解,但在確定執行新任務人員時,中隊的領導們還是“不會放棄政審這一關”。政審包括自我審查和組織審查,一旦個人思想有波動、家裏有變故,如直係親屬生病或去世、家庭成員涉法等,備選的押運兵都將被直接淘汰。戰士們形容“連祖宗十八代都被中隊領導翻查了好幾遍”。

人員確定後,中隊黨支部會立即針對本次任務製訂詳細的長途押運方案,報上級審查通過後,隨即展開實戰演練。“我們的方案中設想了20多種可能出現的意外事故,如遇到襲擊、泥石流、山體滑坡、交通事故、堵車等,都有詳細的應對措施。”武警長沙市支隊十中隊排長吳湘會多次帶隊外出執行押運任務,“每次我都會繃緊神經,確保任務的萬無一失”。

在押鈔部隊除中隊黨支部成員外,對新任務的準備工作都是在秘密中進行的。雖然所有的戰士都學習了保密守則,相關條款爛熟於心,平時中隊領導也會隔三差五地給戰士們敲警鍾,但為確保萬無一失,所有參與執行新任務的戰士都將被隔離起來,斷絕與外界的一切聯係。就連最親密的戰友也僅知道他們要執行任務,但具體時間、地點等一概不知。而參與的隊員本人在執行任務前一兩天,才知道本次執行任務的地點,可更詳細的情況同樣不會被告知。

接下來,執行新任務的官兵們會穿上防彈衣,帶上專門針對本次執勤要求配備的槍彈,以及席子、毛巾等生活必需品,秘密乘專車出發,趕到外省目的地。“根據需要,我們會在外省專門安排的駐地隔離一段時間,等官兵們進入狀態後才正式登車押運。”吳湘會說。

很少有人成天和一捆捆的鈔票打交道,而整車整車的鈔票就連在銀行工作的人也很難看到。然而,押鈔官兵卻時常置身於鈔票的世界:頭上枕的、身下鋪的,全是一捆捆嶄新的鈔票。不過,他們24小時伴隨著鈔票,卻完全是另一番感受。他們想到的不是錢,隻有“任務”二字。

“好家夥,竟然這麼多啊!”前不久,吳湘會帶隊去上海押運。“我們登車後才發現,此次押運的是一節悶罐車,錢箱將整節車碼得滿滿的,中間僅留下一條約20厘米寬的巷道。”常年和金錢打交道的官兵們,對這種“金山銀山”早已沒有神秘感,剩下的隻有一門心思執好勤。但因車廂所留空間實在太狹小,官兵們又不能離開半步,他們隻能將席子鋪在錢箱上當床,官兵們戲稱這張床為“金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