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10點10分,我們跟著工作人員去機場外麵乘大巴去酒店。第二天早晨6點30分,來接我們的隻有一位司機。在候機廳裏,我們這些旅客開始攀談起來,有一位旅客去國航的櫃台問是否可以索賠,結果工作人員說:接到上麵通知,昨天的情況是兩個旅客打架把飛機門打壞了,所以不屬於賠償情況。旅客們麵麵相覷,大家心知肚明,這是體製內相互推卸責任。
再次登機後,空乘人員的笑容仿佛有些尷尬。後來回到上海後,我通過微博聯係上了一位同在飛機上的空乘。她給我留言說,我們乘客已經算幸福了,早晨還有早飯吃,而她們起床以後10分鍾就趕到機場了,都是空著肚子過來的。她後來說,她看到我的微博直播後,第二天在飛機上想找我,但是沒找到。
飛機終於在9點40分起飛。到達浦東機場後,被耽擱了14個鍾頭的旅客,帶著疲憊的身軀,再也沒有和機組較真的意願,下了飛機。但大家都表示絕不能放過那兩個鬧事者,有一位旅客甚至拍到了兩人的正麵照片,要我發到微博上。後來我又在微博上聯係上了好幾位乘客。其中一位乘客在微博上寫:“我同事的母親病危,趕這班機回家看母親最後一眼。我們要去江蘇南通,同事的老公開了三個小時的車來接我們,結果遇到這事,隻好又三個小時再開回去,今早又開過來再接。這個損失是小,要是真沒看到母親最後一眼,我們絕對和國航沒完。”
這兩天,我接了很多記者的電話,也看了很多博友的留言,其中也有很多空乘。微博引起的巨大傳播性,是我在發現場第一條微博時候完全沒有意料到的。雖然我本身從事的工作和移動互聯網有很多關聯,但是這次才真正讓我親身體驗了一把“微博時代”給這個社會帶來的巨大影響和變化。
有位記者問我:作為乘客,到底認為國航有責任,還是兩位鬧事旅客有責任。我說說我個人的觀點,供大家討論。
首先,兩位乘客負有不可推卸的責任,他們在飛機上妨礙了飛機的正常起飛。按道理,我們200多位乘客沒理由為他們的行為付出我們寶貴的時間。
其次是航空公司的責任。不過,後來有一個空乘給我留言,供大家思考:“曾經飛過一個航班,也是這樣強行調換座位,然後我們乘務長很聰明地叫地麵和公安把他帶走了。航班沒延誤,但是後來就被投訴了。這件事鬧大了,那天當班的乘務組可能會挨板子。每次有事情的時候總是我們乘務員當擋箭牌。你讓他坐頭等,有人不樂意,公司要責怪;不讓坐,鬧出這樣的結果,還是被責怪。”
整個過程中,我覺得國航有兩方麵做得不夠好:首先是應變能力差,一旦發生事情,機組推到地勤,地勤推到酒店,既缺乏突發事件應該的“擔當”,也缺乏突發事件處理的標準流程。其次是對於旅客區別對待,缺少原則,能糊弄就糊弄。在這個社會,人們越來越要求公平,但是在生活中,很多我們本該享受的服務都是不透明的。商業機構沒有原則,又缺乏真誠,最後的結果是:你要麼有身份,要麼足夠狠,良善的人們往往分配到最低的資源和利益。
據有些空乘給我微博留言,有的白金客戶根本不是靠裏程積來的,而是靠和公司領導的關係拿來的。而且,領導交代了:金卡、白金卡用戶都不可以得罪,隻要被投訴,不管什麼情況,空乘都會麵臨著扣分、扣錢,甚至下崗走人的風險。很多空乘要應對各種“特權”客戶的離奇古怪的要求。
從商業角度來講,任何機構重視高端客戶都是無可厚非的,但是高端客戶應該也有其相對應的規範和約束。而且,很明顯,靠裏程去積累的“白金”和靠關係去拿的“白金”是完全不同的兩個群體。不如咱以後把正當途徑獲得的叫“白金卡”,靠關係的叫“黑金卡”,這樣空乘和我們乘客就知道了:見到“黑金”,咱夾著尾巴;見到“白金”咱可以挺直腰杆。
(本文博主為天使投資人、移動世紀會秘書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