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樣一個重人脈的時代,是選擇在觥籌交錯中換取價值,還是遠遠地站在一邊特立獨行獲得個人威權?也許王石以他個人的做事做人風格,能給人們一些啟示。
王石的價值觀
追問曆史,追問當下
個人感悟
“有人認為登山是征服高山的過程,其實,人怎麼能征服大自然?這太幼稚了。登山的過程其實是人一次次征服和挑戰自己的過程,對於一個男人來說,這是會上癮的。”
“第一次登山時,特別擔心自己一旦睡著了就醒不過來。這時候你就開始考慮家庭、公司的事情,想人生的終極目的到底是什麼?考慮的結果就是你會發現自己慢慢地把過去不能直接麵對的東西現在直接麵對。回來之後,你會更加珍惜你原來所忽略的東西。”
“登山對我來說是一種生活方式。談判時我往那兒一坐就有優越感,我在山上一待就能待一個月,你能嗎?無論從意誌上還是體力上你都磨不過我。”
“站在整個人生的角度,管理企業與登山不無關係,同樣需要堅韌的意誌和不懈的精神。而登山,更如人生一樣,雖時常不能預知結果,但隻要堅持,終會成功。登山是人生的濃縮,之前,因為成功而有機會登山,而我仍需要繼續攀登一座峰,就是每個人心中的那座峰。”
“其實,每次一進山我就後悔了,上到海拔四五千米,風刮著,頭疼,惡心,我就罵自己,問自己怎麼犯賤又來了?可爬著爬著,還沒登頂,我又開始想下一次該登哪座山了。”
“登山之後的樂趣就是,離開都市的你會以全新的眼光去看待現代文明給你的東西。平常,我住在賓館裏,放在屋裏的果盤,我一般動都不會動。進山後,一個普通的蘋果也變得異常珍貴。從山上下來,我在賓館睡覺前洗澡時,熱水痛快地從花灑中流下來,想想自己在山上好幾天不能洗澡,我會感歎現代文明真好。坐在馬桶上,使用著漂亮而現代的潔具,我覺得太美了。在那樣艱苦的環境下,人都能挺過來,回到都市,還有什麼不能容忍的?有什麼不能克服的困難呢?”
“我們這個社會一直是抑製個性的,強調的是集體主義,而我的個人表現願望是極強的。我想,如果有一個天地我能做主的話,我一定要實現我少年時代讀那些書時所追求的東西。”
企業管理
“現在回顧起來,我最大的驕傲,就是在房地產業還不成熟的時候,確立了萬科的價值觀。”
“萬科有著專注的戰略精神。二十多年來,萬科在多元化中做減法,在區域擴張中做業務收縮,在專業化中做精細化、集約化,在產品領先中做技術創新,摸索出‘增長的減法四原則’:做簡單而不是複雜,做透明而不是封閉,做規範而不是權謀,做責任而不是暴利。”
“我從來不培養接班人,我是培養團隊,我是建立製度,我是樹立品牌。這個團隊怎麼建立?我覺得團隊是綜合性的。團隊建設當中,需要把握的第一點是製度;第二,透明不黑箱;第三,規範不權謀;第四,要講責任。”
“作為管理者來講,我把握三個原則。第一,決策,就是事做不做,這是王石來決定的,否則當董事長、總經理就失職。第二個,誰去做,就是用人的問題。第三個,他一旦做錯了,你承擔責任,無論他是什麼原因做錯了,你承擔責任。”
“萬科過去有一個幹部每年20天的休假,如果你不休假,會有一個月的補貼。後來覺得這樣不對,為了鼓勵休假,如果你不休假,就把補貼去掉。現在到了第三步,強迫你休假。這也是企業的文化,你對中層的愛護更大,顯得他的價值更大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