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徑一:準確定位、理念先行
“名師工作室”在建立之初,首先應該準確定位,包括培養目標定位、價值取向定位、發展方向定位等,需要運用融合理念與引領理念作指導。更要把工作室置於義務教育各學科課程改革與建設的前沿,把握現代教育的規律和主線,用先進的教育理念引導教師專業團隊駛向縱深。“名師工作室”核心必須圍繞“教學”“研究”“團隊”“課堂”這四個要素,將“以人為本”“素質教育”“全麵發展”“多元評價”“生態教育”等理念植根於工作室的所有實踐活動中,摸索和掌握教育教學規律,發揮名師在教育教學實踐、研究上的引領、示範作用,有力促進義務教育走上高位優質、均衡發展之路。
許昌良語文工作室的一位老師在他的博客中寫道:“教學要走向成熟,需要一定的理論積澱。在導師帶領下,我們通過個人閱讀和集體交流相結合的方式進行了理論學習,通過學習一些經典和先進的教學理論,落實到具體的教育教學中去。通過閱讀教育教學類的書籍,我理清了一些教學中的策略問題,基本擺脫了以前課堂教學中的一些習慣,更加注重教學的有效性和係統性。”不管何種學科,最核心的是工作室的核心價值和理念,要善於把全體成員的願望變成集體的願景,把理念和自己對於教育的追求變成工作室的行動,促進教師專業團隊的共同學習、成長與發展,讓教師的專業水準具有看得見的提高。
路徑二:示範引領、特色發展
在北塘區,名師工作室的主持人一定是熱愛教育事業,具有奉獻精神,是師德的表率、育人的模範,一定是學科知識廣博,具有創新精神,在學科教學上具有鮮明特色的教師擔當。發揮“名師”的示範引領和輻射作用,是北塘名師工作室成立的初衷,也是促進北塘區域義務教育優質發展的有益嚐試。“德育工作室”主持人張虹紅老師積極為成員上德育示範課,帶領學員深入五所學校開展主題班會、心理輔導課、主題教育等現場觀摩活動,並相繼組織成員進行學習成果展示和案例分析,分享教育工作中的經驗,並作班主任專題講座及主題班會示範課。通過這些活動帶動各自學校的班主任深入探討及研究德育問題。工作室還為區新教師做專題培訓、為市德育骨幹研修班做專題演講,為外省教師作經驗介紹,實現了學校結對幫扶,培養青年教師,促使青年教師的快速成長。德育工作室充分發揮名班主任的示範、引領、輻射作用,為骨幹班主任持續發展創造了相互交流的條件,搭建了共同成長的平台,逐步培養出一批高素質、有特色的品牌班主任,造就了北塘區的優秀班主任群體。
北塘“名師工作室”的導師和學員關係是通過“雙向選擇”建立起來的,導師由區內特級教師、具有一定影響力的名教師組成,兼顧中小學及文理、藝術學科。學員由導師根據一定的標準自主確定,一般為具有區教學新秀以上榮譽稱號的中青年優秀骨幹教師。導師發揮自身優勢,通過理念創新與繼承傳統相結合、理論講座與實踐探索相結合、師生切磋與項目合作相結合等多種帶教、培訓的方式,使學員在教育理念、專業素質、教學技能、研究和創新能力等方麵得以不斷提高。同時,各工作室導師在培訓學員過程中也逐漸形成各具特色的培養模式,許昌良工作室“教育理念的熏養”、秦薔雲工作室“教學研究習慣的養成”、許敏峰工作室“思想精神的引領”等激發了學員有所追求、有所作為。有學員這樣寫道:“導師帶領我們一起讀書,這些書既沒有高深的理論知識,也沒有專業性很強的教學指導,但對一位成長期的青年教師卻也意義非凡,他讓我們明白了做一個有理想有追求的教師,除了課堂,還需要充實自己的人文氣質。”
路徑三:立足課堂,任務驅動
基於名師工作室平台的教師專業共同體的構建,工作室不僅構建一個既能促進自身成長,又能促進整個共同體成長的學習環境,還必須有任務驅動,轉變“名師”個人為主的專業發展範式。
義務教育,課堂永遠是教學實踐的主陣地。北塘的名師工作室都不約而同地將目光聚焦到了課堂,立足課堂教學第一線,聚焦課堂、研究課堂,提高課堂教學水平成為了名師工作室研究的主要任務。導師親自進行課堂教學示範、課堂教學點評,學員共享名師獨特的教學風格、精湛的教學藝術;工作室的全體成員將課堂中發現的問題、疑點和難點帶回工作室研究,又將工作室研究的結果實踐於課堂,再發現、再研究、再實踐,如此循環,學員共享工作室研究的成果,在一定程度上也達到課堂教學研究運行的態勢。部分工作室導師開設博客後,學員們還可在網上開展“集體備課”,進行課例研討。中心發言人提前兩天上傳教學設計和說課稿,其他學員可以看到教師所要出課的教學設計,在上傳的教學設計下進行跟帖發布信息,提出意見或建議,導師根據大家的跟帖修改完善教學設計。當其他工作室成員在看到新的教學設計後,可以有的放矢參與聽課。學員也可采用另一種方法:教師可以把自己的上課實錄上傳到“觀課評課室”,開展微課教研,學員可以通過看視頻,第一時間進行評課議課,聽課教師逐一在下麵跟帖,由開課教師撰寫教學反思,最後由工作室導師點評、總結。通過教學課例研討,提供一個研究、展示課堂教學過程的平台,執教教師談教學設想與意圖以及教學反思,名師工作室成員對所聽的課進行評議,共同探討和交流分享聽評課信息,一起感受成功與困惑,從而提高學員的課堂教學能力,解決課堂教學中的實際問題,認識規律,掌握先進的教學經驗和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