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教師專業共同體建設的有效路徑(1 / 3)

教師專業共同體建設的有效路徑

問題討論

作者:鍾演

【摘 要】以促進教師專業發展的學習力、研究力、反思力為指向的“名師工作室”近年來在中小學校得到快速發展。無錫市北塘區在打造“名師工作室”的實踐中,賦予“工作室”以更加豐富的內涵與外延,放置於教師“專業共同體”建設的高度,建構起符合自身實際的、有一定影響的專業發展與建設模式。

【關鍵詞】教師專業共同體;名師工作室;專業發展;路徑

【中圖分類號】G451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5-6009(2015)19-0064-04

【作者簡介】鍾演,江蘇省無錫市鳳翔實驗學校(江蘇無錫,214045)。

隨著教育領域綜合改革的推進,培育結構合理、具有一定數量的骨幹教師構成的區域學科高峰人才隊伍,從而產生區域教師的“雁陣效應”與“群落效應”,“名師工作室”在這一背景下應運而生。“名師工作室”是立足於課堂教學和專業發展,是以中小學骨幹教師為主要對象、以師徒製為主要形式的培訓基地。充分利用工作室“教學名師”資源和優秀教師的經驗,在教學實踐中相互幫助、合作、協商、學習,從而促進整個團隊及區域教師的共同成長,是中小學教師專業可持續發展的重要舉措。

近年來,各地如雨後春筍般地湧現出了中小學名師工作室,這是義務教育改革發展到一定階段的產物,也是教師專業發展和專業團隊建設的需要。“名師工作室”是以團隊的形式進行運行,但它又不同於普通的教師團隊。在實際的構建、活動和運作實踐中,“名師工作室”仍然處在一個探索、完善的過程中,可供借鑒的經驗並不多。在現有的“工作室”的框架下,青年教師和名師都獲得了成長,激發起了他們專業發展的激情。但是名師工作室也存在著一些值得改進的方麵:

一是歸屬感不強,方向不明。“名師工作室”作為一個學習共同體、專業共同體、成長共同體,它並非“正式組織”,其最顯著的特點在於它的開放性和交互性。這意味著,名師工作室的所有成員不僅相互之間協作與配合,他們還與共同體之外更大的教育係統發生交往與互動。但是現實中有些名師工作室,在掛上“名師工作室”牌子之後,盡管有計劃、有總結、有工作室的活動製度,也開展了不少活動,比如較常見的聽課觀摩活動、課堂診斷、專家講座等活動,但成員們並沒有得到實際的收獲。有的工作室每年發表的文章屈指可數,科研成果寥寥無幾,成績不夠顯著,成員們沒有團隊歸屬感,更談不上凝聚力、向心力。教師專業共同體建設的關鍵是團隊中的每一個成員都應確立一個共同的目標,並有責任和義務為達成這一共同的目標而努力。

二是考評機製缺失,缺乏激勵。教育行政主管部門在政策、經費方麵對“名師工作室”給予極大的支持和幫助。然而由於缺乏必要的績效管理,缺乏必要的評估機製和手段,有的地方將考核關注重點放在工作計劃、總結和活動上,有的地方以學生的學業成績來評定名師工作室的所謂“業績”,有的則以工作室所發表的科研成果作為主要考核目標。名師工作室成員疲於應付,不堪重負,無謂地浪費了大量精力和時間,偏離了名師工作室的核心價值追求,不利於專業發展和教學研究,這些做法都帶有明顯的功利化傾向,缺少科學、合理的考核評價機製、激勵機製。

三是名師“權威化”傾向。名師工作室一般由那些職稱高、威望高,具有豐富教學經驗、教學成績出色的教師擔任。他們既是工作的領導者、組織者,也是工作室的教學名師,在給青年教師製定幫教策劃時可能會嚴格按照“名師”的教學思路、教學模式和計劃執行。名師工作室裏“名師”的權威很可能導致團體中的不對等溝通,導致教學、科研的“權威化”傾向。應融合教師的個人優勢,相互合作,分享教育教學經驗,以促進教師專業化和學校的共同發展。

四是團隊個性缺失。事實上“名師”是不可複製的,名師工作室是一個教師團隊的組織形式。處於這個團隊中的每個教師都可能有著不同的教學個性,有的教師個性張揚,有的教師個性內斂,每個教師結合自身特性,才能形成獨特教學風格,才能最終成長為新一代名師。在當前,一些名師工作室過分注重對團隊精神的推崇,強調團隊動作“整齊劃一”,導致團隊成員個性化的弱化。沒有個體的發展就談不上團隊的發展。而在“名師工作室”這個團隊中,名師的教學、專業權威很容易導致成員的個性得不到彰顯,這樣的團隊隻具備模仿能力,而創新缺失;高品質、原創性、突破性的做法和經驗稀缺;有效的教研創新、深度專業合作、課堂教學改革沒有達到理想狀態,現實結果與預期效益落差過大。

教師專業發展共同體有許多種,相對中小學來講,“名師工作室”可能是最為切合實際、更為“接地氣”的一種。如何真正地發揮名師工作室在引領教師專業共同體中的作用,需要吸收更多的有利於教師發展的元素來配合,內容是基於課堂教與學,方法植根於現代心理學、人本理論等,評價根植於學生未來可持續發展,強調教師的反思和自身的能力等。無錫市北塘區“名師工作室”在引領教師專業發展共同體構建過程中,立足於教師專業發展,將教師共同學習、科研、課程、教學、課堂、評價等要素融為一體,堅持“專家引領、同伴互助、個人反思”等多種專業發展路徑,切實發揮名師工作室在帶動、影響、輻射、引領北塘義務教育走上優質、可持續發展道路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