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民間教師工作室的行走路徑
問題討論
作者:淩瑞初
【摘 要】江蘇省高中物理特級教師淩瑞初的名師工作室,經曆了行政化和去行政化的實踐,以工作室成員為團隊,以課堂教學為主陣地,積極探索內心需要的工作室,尋找屬於自己的專業生活方式。
【關鍵詞】名師工作室;去行政化;行走方式
【中圖分類號】G451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5-6009(2015)19-0061-03
【作者簡介】淩瑞初,江蘇省太湖高級中學(江蘇無錫,214125)。
2010年9月,無錫市濱湖區教育局正式發文成立了以筆者名字命名的“淩瑞初高中物理教學名師工作室”。開始的一年多時間裏,筆者按照上級的要求,每月上交活動計劃,組織各種活動,寫總結彙報,展示交流等,加上原有的教學工作,行政或班主任工作,成天忙得不可開交,疲憊不堪。靜下心來想一想,除了那幾個有點風光的活動外,沒有多大的收獲,大家覺得這樣的工作室並不是內心真正的需要。
名師工作室到底該做什麼?2012年初,筆者和工作室的七位老師進行了多次討論和思想碰撞,隨著討論的深入,大家一致認為,要建一個真正屬於自己的工作室。我們大膽決定,工作室去掉行政的光環,脫離行政的領導,以工作室成員為團隊,以課堂教學為主陣地,積極探索內心需要的工作室,尋找屬於自己的專業生活方式。又是兩年多時間過去了,回看在時間坐標上留下的那些刻度,當我們把它們連接起來時,驚喜地發現這就是我們內心真正向往的工作室和喜歡的專業生活方式。
專業信念:專業生活的動力和方向
教育究竟是為了什麼?這是有關教育終極價值的追問,做一個什麼樣的老師,這是對教師專業的追問,對此不同的回答,直接決定了教師專業生活方式的價值取向。坦率地講,許多老師根本沒有很好地去想過,更別說深入追問了。筆者在選擇工作室成員時,首要條件是具有共同的專業信念,相同的誌趣愛好,至於有什麼學術稱號並不重要。共同的專業信念是:懷抱理想,熱愛專業;教技精湛,傾心付出;真做教育,心靈自由。它是工作室全體老師人生觀、教師觀、教學觀、學生觀等的綜合體現。具體描述和解讀可概括為三句話:修煉一腔情懷,研習一門學問,抵達一種境界。
這些話看起來有點虛,但它已經從我們的心裏出發,融入到每天的備課、上課之中,逐步體現出工作室團隊的職業境界和專業生活的內在品質。
教學主張:專業生活的價值追求
作為一個名師工作室團隊,應該有自己鮮明的教學主張,應該有對教學問題係統的、深刻的、清晰的觀點。因為,教學主張應是教學經驗的概括、提煉和提升,是理論與實踐、認識與情感、知識與智慧、技能與藝術的“合金”。它從整體上表現了教師理性思考的深度和教育理想追求的高度,也是教學是否成熟,是否優質的標誌。基於對教學主張的認識與思考,經過反複討論、多次提煉、修改,我們最後確定:“帶著學生走向教材;引導學生動手、發現、體悟;教會學生分析、思考、運用”為工作室的教學主張。帶著學生走向教材,這是教學主張基於教材的研究,使教學主張有根有源,它使教師從學生的視角出發鑽研和解讀教材,發人之所未發,見人之所未見,給教材注入學生元素,滲透思想智慧,使教材個性化、生命化。引導學生動手、發現、體悟,這是教學主張基於教學方法的研究,使教學主張看得見,摸得著。物理學是一門實驗科學,隻有讓學生動手操作,觀察分析,親身體驗物理知識、規律的發生和發展過程,才能讓學生真正理解物理的奧秘,才會真心喜歡物理學科。教會學生分析、思考、運用,這是教學主張基於學生的研究,使教學主張最終在學生身上生根開花,讓學生學會分析,學會思考,運用所學知識去發現問題、解決問題,是物理教學的終極價值追求。我們的教學主張不但進入教材,進入課堂,進入學生,而且統領著我們的教學行為,成為專業生活的價值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