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以學校理事會助推現代學校製度建設(3 / 3)

教師和家長由衷讚歎:沁園實驗小學為學生、教師提供了“暖心”的優質服務,特別是學校辦好食堂是造福於很多家庭的善舉。作為學校理事、學生家長,也要為沁小的快速發展,為辦好家門口的新優質學校,盡自己所能。

4.參加學校活動,共造育人氛圍。理事參與學校文化活動是促進社會各界了解學校教育,協助做好學校宣傳工作,為學校的發展造勢造力,提高學校知名度和美譽度的最佳時機。為讓社會各界零距離感受學校的管理理念和育人模式,學校理事會充分發揮橋梁、紐帶作用,邀請理事參加校樹認定、種植活動,參觀“印象南長”兒童版畫展覽,欣賞少兒聲樂課程彙報,吸引社會關注沁園實驗小學的優質服務、精細管理、特色品牌建設。同時,學校定期舉辦家長開放日、家長學校,邀請理事、家長走進校門。精心安排向理事、家長展示開放的每一次活動(各年級教育開放活動、一年級入隊禮、三年級十歲成長禮、六年級感恩畢業禮、“沁園十節”等),讓活動的組織水平以及活動的效能得到檢驗,真正讓家長了解學校,建立信任,懂得育人;讓理事在參與活動中,更好地為學校的發展、為孩子的教育診斷把脈,形成合力,推動學校與家庭、社會的合作共贏。

5.發揮資源優勢,服務學生發展。學校地處沁園新村,毗鄰公檢法機關,周圍名優學校和文化場館集中(輔仁高中、輔仁初中、六高中、清名橋中學、婦聯托幼中心、圖書館、博物館、教育電視台、南長古街)。在學校實施素質教育、推進課程改革的過程中,理事會成員積極參與到學校各級各類活動中,利用個人特長及在社會上的影響力,向學校提供教育教學資源、社會實踐活動的資源,配合學校開展學生社會實踐、師資培訓、社區服務、行風建設評議等活動,是校外教育資源的聯絡員和開拓者。近年來,學校理事會成員積極履職,各展其長,各盡其能,協助學校建設了多個校外教育基地,如綜合實踐基地——市惠山泥人廠,文明禮儀學習基地——市旅遊局、博物館,軍學共建基地——無錫華清路消防中隊,資源環境基地——市圖書館、古運河投資開發公司等。學生開闊了視野,增長了見識,鍛煉了體魄,提高了實踐能力和綜合素質;豐富了學校教育課程,促進了合作共贏,收到了良好的社會效果。

幾年來的探索與實踐,使我們深刻感受到學校理事會是學校發展的重要平台:理事會集中教育智慧,是學校發展的“助推器”;理事會分解辦學風險,是學校發展的“保護器”;理事會積聚教育力量,是教育資源的“整合器”;理事會溝通辦學信息,是辦人民滿意教育的“服務器”。學校理事會在學校管理工作中發揮著重大作用,推動了學校的內涵發展、創新發展、特色發展。學校理事會是學校推進現代學校製度建設的“引擎”。

把社會資源有效引入學校管理,實現多向聯盟、合作共贏,這是一個還需要不斷探索的新課題。學校理事會的工作怎樣進一步形成深層次、規律性的機製?怎樣推進理事會工作的可持續發展?我們一直在思考與實踐。我們相信“再短的路,不邁開雙腳也無法到達;再長的路,一步一步也能走完”。隻要我們腳踏實地地走起來,一定會收獲更豐碩的成果,一定會將現代學校製度建設推向更高的境界。

【參考文獻】

[1]周大平.政校關係的定位與重建[J].河南教育,2014(9):14-15.

[2]王人博.何為法治精神[J].人民教育,2014(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