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構建生長性評價機製,鍛造學生“三愛”品格
學校評價的高級目標應該是讓學生能夠學會反思自我,改造自我,在良性發展中快樂成長,雖有煩惱卻遠離痛苦,始終保持一種生長性的、積極向上的狀態,並逐漸固化、穩定,形成良好的行為習慣,最終內化為修養與品質。
潤州區教育係統將“三愛”教育融入學生綜合素質評價中,印發了《中小學生綜合素質考核實施方案》《中小學生綜合素質培育具體內容與考核方式》《中小學生綜合素質培育操作手冊》,從情感與態度、行為與習慣、交流與合作、身心與健康、審美與表現等方麵入手,分層、分年段綜合培育學生的道德素質、身體素質、心理素質、科學素質、審美素質、勞動素質和交往素質,並設置了具體明確的目標和考核方式。
“新型三好學生”製度關注每個學生的發展,鼓勵每個學生進步,人人都有得到認可的機會,這些機會跟學生的生長發育、智力因素關係都不大,隻要付出努力,就一定能實現。實現以後,不會有人攀比,因為都是個人平時一點點積累起來的。讓孩子跟自己比,跟標準比,而不是相互比。以全麵評價促進學生全麵發展,以過程性評價培養良好習慣,以發展性評價鼓勵進步。如穆源民族小學製訂了《小學生智·能4A認證方案》,進一步廓清了評價內容,從“十佳學童”、“學業水平”、“體質健康”和“興趣特長”4個維度對學生進行評價。在“評價標準”中,適當降低準入門檻,關注學困生的學習狀態,由“牽手導師”給予耐心細致的輔導,讓學生具備“自己與自己比”的良好心態,產生學習的興趣,獲得學習的方法,體驗學習的成功。在“評價方式”上,繼續秉承“全員育人、全程育人、全麵育人”的宗旨,過程積累,全員參與,讓評價結果更加客觀公正。每學期,學校都有40%的學生獲得“金牌”,100%的學生獲得不同層次的4A認證,先後有600多人次獲得了學校“十佳學童”單項稱號。評價製度的“指揮棒”廓寬了學生評價的維度,構建了情感、品德、學習能力、勞動實踐能力等多元評價的體係,促使“三愛教育”落細落實,增強了學生學習動力,為培育自信、陽光的青少年兒童奠定了堅實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