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培訓機構內部控製體係創新研究
內部控製
作者:黃俊亮
【摘要】在職業教育高速發展的新時期,教育培訓機構的培訓模式出現新特點的情況下,傳統的內部控製麵臨著不能適應教育培訓機構發展的困境,可通過對內部控製體係目標設定的創新和要素的完善,達到適應教育培訓機構長遠、快速、健康發展的要求。
【關鍵詞】 COSO理論;教育培訓機構;內部控製體係
在現代科技和信息技術高度發達的新時期,知識更新換代的速度大幅度提高,促使大量的在職教育培訓機構應運而生,新的案例式、研討式、社會實踐式、情景體驗式教學已成為這些教育培訓機構的主要培訓模式,教育培訓機構對資源的占用和消耗方式發生了深刻變化。傳統的以資產保全和防範舞弊為主要目標的內部控製建設,已經不適應教育培訓機構的發展要求,急需通過製度創新,建立一個以應對各種挑戰,確保實現戰略目標,提高運營效率,化解財務及違規風險,使教育培訓機構在市場競爭中處於優勢地位而發揮有效作用的內部控製體係。
一、內部控製的理論基礎及政策指引
現代內部控製理論的研究和實踐經曆了內部牽製、會計與管理控製、內部控製要素結構、COSO理論和薩班斯法案五個階段。目前,我國理論和實務界多關注於對COSO理論的研究和實踐,尤其是我國政府頒布的內部控製規範,引入了COSO理論的主要成果。
(一)COSO整體框架理論
1992年美國COSO(The Committee of Sponsoring Organizations of The National Commission of Fraudulent Financial Reporting)發布的《內部控製——整體框架》(Internal Control-Integrated Framework)法案將內部控製定義為:由企業董事會、經理階層和其他員工實施的,為運營的效率、財務報告的可靠性、相關法令的遵循性等目標的達成而提供合理保證的過程。具體內容包括控製環境(control environmental)、風險管理(risk assessment)、控製活動(control activity)、信息溝通(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和監督(monitor)五個要素。強調全員參與的思想,重視內部控製的“責任”和“風險”,以及內部控製與管理過程的融合。
(二)我國內部控製規範引入了COSO理論
2008年我國企業內部控製標準委員會製定並印發的《企業內部控製規範》和2010年發布的《企業內部控製配套指引》提出內部控製是企業董事會、監管層、管理層及員工實施的旨在保證內部控製製度相關信息披露內容的真實、準確、完整以及戰略目標的實現,而對公司戰略製定和經營活動中存在的風險予以管理的相關製度安排,強調在實現控製目標的過程中,企業建立與實施有效的內部控製,應當包括環境、風險、控製過程、信息與溝通、監督等五要素。2011年,財政部在《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製規範》(征求意見稿)中稱:本規範所稱內部控製,是指單位為實現控製目標,通過製定一係列製度、實施相關措施和程序,對經濟活動的風險進行防範和管控的動態過程。目標包括:合理保證單位經濟活動合法合規、資產安全完整、財務信息真實準確,提高各項公共服務的效率和效果;要素包括:內部環境、風險評估、控製活動、信息與溝通以及內部監督。
顯然,我國的企業和行政事業單位兩個內部控製規範都引入了美國COSO的內部控製整體框架理論。
二、教育培訓機構傳統的內部控製建設
當前,教育培訓機構在內部控製建設方麵,主要以防範舞弊和財產保全為目標,以財務收支控製、會計核算控製、資產保全控製為主要內容,多采用製度約束和流程規範、崗位牽製的方法。主要體現在:
(一)財務收支環節製度和流程的建設
大多數教育培訓機構通過建立收費管理製度和流程,加強了對學員培訓費收入環節的控製,防止收費人員對培訓收入的挪用、隱瞞,確保教育培訓機構的收入完整,也重視對日常培訓活動支出的管理和控製,為了加強經濟責任,建立了經費支出的審批製度,根據支出金額的大小,由各級管理層按相應權限審批後才能支付。在管理條件比較好的教育培訓機構,甚至實現了培訓項目組式管理製度,實現了權責利的統一,節約了培訓成本。這些製度和流程,都是針對財務收支環節的內部控製活動。
(二)會計核算和資金資產保全的監督及控製
會計核算尤其是培訓成本的核算,是教育培訓機構高度重視的關鍵環節,加強對學員餐飲、住宿以及日常培訓活動支出的核算,及時、準確地反映培訓活動中各類支出的變動情況,使教育培訓機構管理層能夠精確掌握培訓活動的成本信息,以加強對成本的控製。同時,也為了防止在日常管理和培訓項目開發等活動中資金浪費和損失,加強對資金的核算和監督,及時、準確地反映管理和培訓項目開發活動中的資金使用情況,確保資金的安全完整,建立了對保障教育培訓活動正常開展的教育培訓設施、設備以及各類實物資產的保全性製度,如固定資產賬務和實物管理相分離製度,定期清查盤點、領用和報廢審批等製度,確保實物資產的安全完整。
三、教育培訓機構傳統的內部控製建設存在的問題
教育培訓機構傳統的內部控製建設已經越來越不適應競爭和發展的需要,主要體現在目標單一,要素不完善。單一目標的內部控製建設難以推動教育培訓機構的長遠快速發展,要素不完善的內部控製活動難以產生良好的效果,這是教育培訓機構內部控製建設當前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內部控製目標單一
教育培訓機構傳統的內部控製建設主要以財產保全和防範舞弊為目的,集中於財務領域和資產管理方麵,針對的是財務人員及財物資金的保管人員,目標過於單一,難以同企業及公益性非營利組織一樣,完成戰略目標、運營效率目標、財務目標及樹立良好的社會公眾形象,實現經濟及社會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