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0章 袁熙吊喪(2 / 3)

這時,吳太夫人見眾人爭論激烈,而周瑜和孫權二人卻一言不發,遂問道:“公瑾,你怎麼看?”

周瑜見吳太夫人相問。施了一禮,對著眾人說道:“瑜在想戰國七國爭雄,秦國何以能統一天下。除卻秦兵甲銳利,百姓敢戰之外,最重要的就是連橫以破合縱,用張儀的遠交近攻之策,方能一一擊破六國,統一天下。誠如諸公所言,江東內憂外患不止,若此時再交惡河北袁氏,無異於雪上加霜。為今之計,除卻荊州劉表外,天下諸侯我們都應該采取友好的策略,江東再不能為自己豎一強敵了。且袁熙帳下,錦帆甘寧為其爪牙,水師之力江東雖強上幾分,若要拿下袁熙的船隊,必然也會損失慘重,待那時,若劉表、黃祖從上遊而來,腹心之地賊子驟起,則江東危矣。”

孫權大驚失色,沒想到如果攔下袁熙結果會這麼嚴重,遂言到:“權初臨大位,德薄恩弱,此是就由母親、子布先生和公瑾兄長和諸位老將軍決斷吧。權這便去給兄長守靈。”說完起身離去。

吳太夫人見孫權麵有不喜,不以為意,對著周瑜和張昭說道:“此事就按公瑾說的辦吧。江東正在大喪之際,不要太過繁奢。”

說完亦轉身離去,留下廳中諸人麵麵相覷。最後,還是采納周瑜的意見借道於袁熙。

............

自古以來,權力交接多是父亡子替,方能長久。雖有兄亡弟接,卻也是少之又少。孫策盛年而薨,其子尚幼,止有兩歲,難承大業。為祖宗基業計,為江東百姓計,孫策無奈,隻能擇諸弟之長者孫權繼嗣為君,以冀國有長君,為長久之計。卻不想留下大喬母子,處境尷尬。

孫策去世後的第二天,就有不少江東文武官員直言孫權即位的合法性,請求大喬扶公子孫紹承嗣,才是符合儒家禮法之事,大喬置之不理。時孫權在一側見之,臉色陰沉,看下大喬懷裏的孫紹眼裏閃過陣陣寒芒,看的大喬一陣心悸。

後孫策的長史,孫權的老師又單獨麵見大喬。直言若大喬執意要孫紹繼任,就是取漢室幼主承佻,天下衰微之禍,懇請大喬以江東大局為重。又言孫策雖然遺命孫權繼任,卻留下夫人和幼子,無疑會讓很多人心存芥蒂,一旦有人利用此事作亂,則江東必亂。大喬知道,其實真正心存芥蒂的正是現在的江東之主,自己兒子的叔叔孫權,然而,她一個弱女子又能做什麼呢?

夜深人靜之時,大喬對著睡得安穩的小孫紹暗暗垂淚。腦海裏不時浮現孫策臨終時的那番話。

“....我之亡也非止天年已盡,實則人謀也。”

“我已經將江東托付給了權弟,你要記著以後要以江東大局為重,因為江東就是我的命....”

夫君啊,你將江東托付給了權弟,可是你將我們母子二人托付給誰呢?

想著這幾日來的種種,婆婆吳太夫人一心都撲在孫權身上,無暇顧忌自己的長孫孫紹,也無暇顧忌大喬的苦惱。也許,在吳太夫人心裏,兒子比孫子更重要吧,盡管這個孫子是他的長孫,是他早逝的長子唯一的血脈。

眼下,能幫助她們母子的隻有一人,上將軍周瑜。

思索已定,大喬喬裝打扮一番離房而去,屋裏隻留自己的一個心腹丫鬟應對,想深夜之中是不會有人來打擾了。卻不想早已經被人盯上。

見大喬從周府後門進去,一直跟在大喬身後的一個黑影一閃而過。不一會兒就出現在孫策靈堂,對著孫權耳語一番,孫權聞言臉色鐵青。“繼續留意那個女人的動向,如有異動立刻回報。”

大喬在周府心腹家丁的帶領下很快就進到了內室。時周瑜在外未歸,隻有小喬在。

姐妹二人相見,頓時淚如雨下,抱頭大哭。她們姐妹二人,於建安二年同時嫁給孫策和周瑜兄弟二人,一時間被傳為江東佳話。不想天妒良緣,才過了三年多的時間,孫策就重病去世,大喬年紀輕輕就守了寡,如何不叫人心酸。好一會兒,兩人在心腹丫鬟的勸解下才止住淚水,相依而坐。

“姐姐,深夜來此,是發生什麼事了嗎?”將大喬的手握在掌心,想要給她信心一般,小喬問道。

“公瑾可在?”大喬反問道。

“公瑾剛剛出門,說是去驛舍拜訪後將軍袁熙,尚未歸來。”小喬緩緩說道。

“這樣啊!”大喬頓時滿臉失落之情。

“姐姐,姐夫去世,我知道你很傷心,但是紹兒現在還小,你一定要堅強些,撫養他長大啊。”小喬以為大喬是因為孫策的去世而傷心過度,連忙勸解道。

“姐姐省得。”大喬低聲說道,聲音中帶著悲戚。

又過了片刻,仍不見周瑜回來,大喬有些心急了,擔心孫紹突然醒來不見自己會吵鬧,驚醒其它人就不好了。

“妹妹,公瑾回來,一定要轉告他,不看我的麵上,就看伯符的麵,一定要救我們母子一救。”說完,跪倒在地,對小喬行了一禮,就起身離去。

小喬愣在那裏,沒想到姐姐突然會給自己下跪,茫然不知所措,待他回過神來,大喬已經轉身離去。小喬想著大喬的話,“公瑾救我母子一救”,心裏大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