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瑜見眾人退下,對袁熙說道:“此間事是瑜治下不嚴,使顯奕受驚,皆是周瑜之過。”
袁熙笑道:“無妨,公瑾之心,我已知矣,勿複多言。”
周瑜聞之,亦是一笑,複歸於坐。
“不知我部東去之事?”袁熙問道。
“此事還需報與孫將軍定奪,瑜不敢擅專。”周瑜搪塞道。
“無妨,無妨,是熙心急了。”袁熙麵上微笑,心裏冷笑道。“待汝知吳縣消息,勿複有言矣。”
仿佛是為了應征袁熙心裏所想,這是一白袍小將急匆匆的掀帳入內,見帳中有人,遂走到周瑜身邊,俯身在他耳邊說了幾句,周瑜聞之臉色大變。
袁熙猜想,許是吳郡消息到了。卻說孫策受傷之後,為何不曾來信招周瑜回去探望,著實奇怪。
“莫不是有急務,如此熙便先回去了,專等公瑾消息。”袁熙見周瑜心神不寧,神色恍惚,確定是孫策已亡的消息傳來。
“先生,請。”見周瑜神色恍惚,周瑜身邊的小將主動站出來送至帳外。
“小將軍是?”袁熙問道。
“末將汝南呂蒙,字子明。”那白衣小將昂然答道。
“如此說來,將軍與我還是鄉裏之人。在下汝南袁熙。”
“小將拜見後將軍,請後將軍恕我不知之罪。”那將恍然大複拜道。
袁熙微笑著點了點頭。
待離周瑜大營而去,袁熙對甘寧說道:“此子性情沉穩,有大將之風。”甘寧亦是點頭認同,之後駕著小船與袁熙二人飄然而去。
諸人見到袁熙安然無恙,皆鬆了一口氣。黃忠言道:“主公身係天下安危,日後切不可在親身犯險矣。”
袁熙笑道:“讓諸位憂心,皆熙之過也。不過周公瑾乃是至誠君子,而且有興霸在身邊,天下之大沒有哪裏不是可去之處。”
甘寧聽到袁熙誇獎自己,立在那裏,神采飛揚。
徐庶問道:“主公此行,結果如何?”眾人也比較關心,都圍了過來。
袁熙略顯高深一笑:“等著吧,很快周瑜就有使者過來。”
眾人一片茫然,唯賈詡和徐庶兩人略有所悟。
.....
是夜,周瑜遣呂蒙過江而來。
隻見呂蒙頭戴白綾,腰纏粗麻,袁熙等人一片了然之色。
呂蒙言周瑜請袁熙過寨一敘,袁熙仍在甘寧護衛下渡江而至。
周瑜軍大寨,此時已是盡懸白幡,士卒皆如呂蒙一般打扮。
袁熙故作疑惑問道:“子明賢弟,這是何故?”
呂蒙一臉悲戚,語氣沉重的說道:“今日吳郡來使,言討逆將軍已然仙逝,上將軍故令軍中盡皆掛孝。”
“什麼?”袁熙一臉大驚。
大帳,濃鬱的悲傷氣氛籠罩著。
“公瑾,還請節哀。”袁熙看著正中一臉哀榮,神色哀戚的周瑜安慰道。“死者已矣,生者可追。”
“顯奕,我自弱冠與伯符相交,情深意切。後又與伯符縱橫江東,打下這江東六郡的基業,本來想著能與伯符一起逐鹿天下,卻不想伯符中道猝然而逝。”周瑜語氣沉重的說道。
“公瑾。”袁熙知道孫策之逝,對周瑜打擊甚大,不是片言兩語就能安慰得了的,遂不在言語。
周瑜收了收情緒,說道:“多謝顯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