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4章 官渡慘敗(2 / 3)

袁熙聽得,故作恍然大悟狀,說道:“哎,漢升怎麼能這樣說呢?英雄不問出處,當年高祖皇帝起兵之前不也是在芒碭山中為寇嗎?後來可有人不願意與高祖皇帝為伍?蒼鷹終究不是生活在草叢之中,淺水之中終究不是潛龍的棲身之地,明珠放在暗處中就會發光,興霸兄身懷大才終究不會居於江澤之中。”

“漢升老哥,我等習武之人性情如何,一戰便知。老哥與甘兄弟大戰幾百回合應當知道。”魏延與黃忠很早之前就相識,這時也勸道。

黃忠脾氣火爆,性格耿直,在剛剛的打鬥中對甘寧也是有些英雄相惜之感,隻是對他劫掠百姓的行徑多有不滿,此時道:“大丈夫處世當持三尺劍佐明主立功名。以興霸之才,又逢亂世,何不投效一方諸侯,為天下百姓做些事情。好比在這湖中打劫來的痛快。”

“多謝諸位好意。”甘寧郝然。

“來來,今日相逢,亦是天意。諸位何不痛飲之,說這些煩心事作甚?”一向不怎麼說話的趙雲見氣氛尷尬,突然說道。

眾人聞言大笑之,共飲美酒。

酒酣耳熱之際,眾人稱兄道弟,顯得親密無間。

趙雲剛才那一箭的威力,讓黃忠、甘寧二人仰慕不已。趁著酒興,黃忠向趙雲提出挑戰。自中平討伐黃巾之後,黃忠因故退出軍隊,又因為擔憂自己獨子的病情,很久都沒有施展過拳腳了。

今日先與甘寧大戰幾百回合不分勝負,早就已經是熱血沸騰了,又見了趙雲那風情萬種的一箭,黃忠豪氣頓生,借著酒興,向趙雲發出了挑戰。

趙雲道:“既然老將軍有如此雅興,小弟自當奉陪。”

甘寧聞言將船劃到岸邊,尋了快空地,將酒席搬上岸去,三人坐下。

趙雲坐下的白龍駒乃是一匹千裏良駒,得自塞外。而黃忠的戰馬看起來隻是一匹普通的駑馬而已,袁熙見此,說道:“美女配英雄,好馬贈壯士。漢升兄,乘熙這匹馬怎麼樣?”袁熙坐騎“騰霧”,取名周穆王八駿之一,得自三郡烏丸中,有日行千裏之能。

黃忠也不推辭,向袁熙抱拳道:“多謝後將軍贈馬。”

兩人擺開陣勢,趙雲舉槍直取黃忠。黃忠掄刀來迎,兩騎相交,二將戰上三十餘合,不分勝負。

後又詩為證:

豪毅英雄膽氣粗,軒昂人物世間無。

英傑相逢不偶然,一時會聚義全堅。

其餘幾人一邊飲酒一邊看著二人打鬥,精彩處不時拊掌大笑,高聲叫好。袁熙看的也是熱血上湧,豪氣大發,借著酒勁,起身吟道:

丈夫處世兮立功名,立功名兮慰平生。

慰平生兮吾將醉,吾將醉兮發狂吟。

甘寧神色激動,他本是巴郡良家子弟,年少時自有一腔熱血,然益州之主劉焉、劉璋父子欺壓百姓,為禍蜀中;憤而東走,想劉表漢室賢才,享譽天下,卻空有八駿之名,也是有眼無珠,不識英雄。

無奈隻得居於大澤之中,平時捕魚為生,偶爾劫掠過往的商旅。若非沒有退路,誰又願意幹這個辱沒祖宗的“勾當”。正在甘寧遍觀天下英雄卻不得其主之時,袁熙橫空出世,以兩則檄文聲聞大漢。其聲威正隆,又禮賢下士,河北又是天下第一大勢力,漸漸成了甘寧的明主之選。

“大丈夫處世當手持三尺長劍,效衛青、霍去病立功於萬裏瀚海,豈可空老於山林丘澤之中。甘將軍一身武藝,就連漢升老哥也不是敵手;再加之水上功夫無人能敵,乃當世虎將也。現今天下大亂,正是我輩男兒大展才華之時。甘將軍何不擇一諸侯投之,一可求取功名光耀門楣二可留名於世。”魏延趁著醉意,似是有意又是無意的說道。

甘寧聞言,一歎息,道:“若非無奈,豈會從賊。然當今天下群雄並起,諸侯紛爭,誰才是在下的明主呢。”

這時黃忠、趙雲二人已經各自提刀在手、銀槍在握,顯然已經比鬥完了。黃忠刀箭雙絕、趙雲槍劍俱佳,最後是一個不勝不敗的局麵。兩人漸有惺惺相惜之感,對於他們來說,能找到一個旗鼓相當的對手莫過於是天下間最痛快的一件事情。

“哎,興霸兄言過其實了吧。眼前不就有一位堪稱明主麼?”聽到甘寧感歎天下間沒有明主可投,黃忠不由得反駁道:“後將軍禮賢下士,選才任能,不是明主是什麼?”

袁熙想不到黃忠會為自己說話,這時也接口道:“興霸兄乃是水中蛟龍,陸上猛虎。若能得興霸兄相助,天下之間哪裏還不能去呢?興霸若有意相投,我一定以水軍大都督之位相待。”

黃忠、趙雲、魏延幾人聽得大為吃驚,大都督之位,統領水軍,這是何等的榮耀啊。

甘寧雖然有所意動,但卻說道:“多謝後將軍美意,然寧乃是江賊出身,豈敢奢望大都督之職。另外,寧寨中尚有八百兄弟,豈可棄之而去?”

袁熙聽完,哈哈大笑,道:“興霸多慮了。我勸天公重抖擻,不拘一格降人才。英雄不問出處,且說我帳下校尉陶山、孫輕皆是山賊出身,我尚且一視同仁,況興霸乎?至於興霸的八百兄弟,我豈會錯過?北方多陸地,除了海邊漁民,通水性者少之又少,而興霸舊部乃是隨興霸征戰多年,本事過人。若興霸不棄,願往河北,可以此八百人為主力擴建水軍為錦帆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