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熙本指望賈詡能出個奇謀善策,卻無奈金口難開,在新野盤桓數日後,領一千騎兵奔赴湖陽縣。甘寧不知是前幾日撈足了本錢,或者是攝於軍威,這幾日如消聲匿跡一般。
袁熙到了湖陽縣,尋了幾個善駕舟的漁民,來往大河大湖打探消息。將軍馬駐紮在大澤旁邊,讓這群西北漢子們適應下中原地區的江河。
接連幾日,一直沒有得到消息,出身南陽的魏延亦是親自帶著人在水麵上打探消息。這天午後,終於有了消息。
“主公,已經找到錦帆賊的蹤跡了,正在與人交戰。”袁熙正在一艘大些的漁船上適應水性,這時魏延駕著一條小船駛了過來。
“錦帆賊在哪?”袁熙聽得,急問道。
“就在前方。”魏延聽得,指了指下遊,說道。
袁熙聽得,遂朝同在一船的趙雲、胡車兒說道:“趙將軍,胡將軍,你們立刻上岸,調動大軍沿陸路順水而下。文長,你隨我走水路。”賈詡此時借口身體不適,留在湖陽縣衙署。
“諾。”趙雲,胡車兒應道。趙雲猶疑片刻又道:“袁公子不帶護衛,似乎不妥。”
袁熙笑道:“且不說錦帆賊甘寧正與人打鬥,就說有文長在,雖千軍萬馬,亦可往矣。”
魏延此時已經換到袁熙的船上,聞言接道:“子龍放心,有我在,定保主公無事。”
趙雲聞言,拱了拱,與胡車兒下到一條小船上,召集散落的騎士。
魏延為袁熙駕船,一路前行。
走了一刻鍾左右,前麵傳來一陣悅耳的銅鈴聲及陣陣叫喊聲,大小船隻數十條停在前方。
魏延將船停住,指著數十條船圍起來的中央一條大船上正在交戰的兩人說道:“主公,前麵的就是錦帆賊了,他們每人以身係鈴鐺為標記。正中船上,正在交戰的**著上身的就是甘寧。另一人離得太遠卻看不清麵貌。”
順著魏延手指的方向看去,隻見船上兩人正激烈的交戰。有讚為證:
二將棋逢敵手,陣前各逞豪強。翻來覆去豈尋常,真似一對虎狼形狀。這一個會騰挪變化;那一個會攪海翻江。刀來刀架兩無妨,兩個將軍一樣。
袁熙歎道:“真虎將也。”
兩人從船頭鬥至船尾,從船艙鬥至甲板,百餘回合不分勝負,四周不時爆發出陣陣歡呼聲,正在對陣的兩人感歎對方的武藝,亦有英雄相惜之感。
陣中兩人相鬥正酣,陣外袁熙亦是歎為觀止。
........
陣陣馬蹄如低沉的雷聲,由遠及近,趙雲胡車兒領著鐵騎終於趕來了。早在宛城之時,袁熙就命人打造了數條橫江鐵索,橫於大河之上,阻隔戰船。
袁熙方能遊刃有餘,趕領著陸上的“猛虎”與水中的“蛟龍”相抗。
數條橫江鐵索從上下遊包圍過來,將諸人團團圍住。鐵索後麵,跟著十餘條戰船,都是附近的漁民,充作軍士,以壯聲威。西涼鐵騎到底是北方的漢子,雖然袁熙加緊訓練,但是能通水性者少之又少,無奈之下,才出此計策。
趙雲白馬銀槍,一身銀盔甲,氣勢不凡。胡車兒手持狼牙棒,胯下一匹黑色駿馬。
正在激鬥的兩人正在關鍵時刻,誰也停不下來。外間異動雖了然於胸,但此時卻也顧不了那麼多了。兩人都使出渾身解數,拿出自己最強的招數,欲一招製敵。
這邊趙雲已經上到袁熙的船上,站在袁熙身邊。看著場中的局勢,趙雲道:“這一擊下去,兩人非死即傷,是一個兩敗俱傷的局麵。”
袁熙大驚,道:“子龍,可有解救之法。兩人皆是當世猛將,不應該毀於此地也。”
“公子,且看我試射之。”趙雲執弓箭在手,弓如滿月,箭若流星。
場中,兩人兵器相加,都使出了自己平身最強的一擊。一支箭恍若流星,射向兩人兵器相交處,一陣大力將兩人攤開,箭頭去勢不減,紮進船杆之中,箭尾仍微微顫動。
.................
甘寧、黃忠被趙雲一箭分開,兩人往後連退幾步,方才穩住身形。順著來箭的方向,看到袁熙所在的漁船。
袁熙示意魏延撐船上前,四周的錦帆賊攝於剛才那一箭的威力紛紛撐船避讓,讓開一條水道來。
“人言‘兩虎相爭,必有一傷’,兩位皆是當世英雄,袁熙實不忍兩位因私鬥而有所損傷,徒使天下少一二英雄。”乘船靠前,袁熙朗聲道。
“袁熙。”船上正在相鬥的兩人反應不盡相同,“莫不是廣發衣帶詔與求賢令的後將軍袁熙。”甘寧於新野、湖陽等地鬧出如此大的動靜,就是為了引來袁熙,此時袁熙到來,正中他的下懷。黃忠卻是一陣錯愕,袁熙到達宛城之時,他已經受友人之邀,南下南南陽,並不知道袁熙已經到了南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