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州刺史府,一場酒宴正在進行,席上觥斛交錯,熱鬧不已。
酒過三巡,菜過五味,堂中首席,一名二十五六上下、容貌頗為俊朗的年輕男子站起身形。
“姐夫,請滿飲此杯。一路勞頓,姐夫辛苦了。"袁熙舉杯向自己側旁的一位儒服中年人邀飲。此人就是鮮於輔等人的故主之子,袁熙的姐夫,故太尉劉虞之子劉和。
“顯奕,自家人不用這麼客氣。當年,我剛到鄴城之時,汝尚未及冠,這才幾年的時間,你就為一州之主了。嗬嗬,來,咱兩共飲。”劉和言辭間不見頹唐,自有一種灑脫。
“姐夫請,諸公,共飲。”袁熙趁著酒興向諸人邀飲。
........
袁熙笑容滿麵放下酒杯,忽然留意又側第一席中男子麵色不豫,轉身問道:“兄長,為何不與眾人一般盡情享受這美酒佳肴,莫非嫌這酒肉入不得口。”
被袁熙喚作兄長的正是袁熙妻舅甄堯。甄堯本就體弱,又連日趕路哦,此時疲態盡顯。“不礙事,愚兄隻是連日趕路,有些疲乏而已。但是顯奕你越發的意氣風發,最近可是風頭正勁哦。袁二公子愛才惜才之名,可是在河北家喻戶曉了哦”。
“兄長過譽了,熙也是父命難違,這才勉力為之,這幾日也是多虧友若先生和士起先生多番謀劃,否則今日哪有閑情在這裏和兄長飲酒啊。來,兄長,友若先生,共飲一杯。”
“顯奕,請!”
“公子,請!”
“主公,請!”坐在劉和下首的荀諶也舉杯道。
袁熙飲完杯中酒後,起身離席。其餘諸人也是推杯換盞好不熱鬧。袁熙執杯走到鮮於輔席前,“君賢先生,世代簪纓,在幽州德高望重,袁熙俗務纏身,本該登門求教,卻不想讓先生屈尊親臨,才得與先生相見。還請先生不要怪罪才是。袁熙自罰一杯,還請先生恕罪。”
鮮於輔趕緊起身離席,連稱不敢。這時,左側上首的劉和出聲道:“君賢,顯奕一片赤誠,你就不要做那扭捏之態了吧。這一杯酒,君賢你當的,以後顯奕在幽州還要蒙你們多加看顧才是。”
“公子,這......”,鮮於輔很尷尬的立在那裏,接也不是,不接也不是,左右為難。袁熙也不在言語,直接一飲而盡。
劉和一番話,略帶三四分醉意。鮮於輔,齊周等劉虞舊部,心裏翻江倒海,掀起滔天巨浪。劉和話中透露的意思是不打算回幽州了,而且還要自己這些舊部侍奉袁熙為主。..........
接著,袁熙又向鮮於銀,齊周,閻柔等人一一敬酒。酒宴氣氛也越來越高漲,在座諸人不是世家子弟,就是顯貴之人,應付這樣的宴會自是得心應手,宴會的氣氛越來越高漲。最後,諸人都略帶酒意而散。
.........
四月初六日,就在少府孔融奉召北行之時,劉和親自拜訪鮮於輔和一眾舊部,諸人在鮮於輔家深談數個時辰。至於談話內容,外人不得而知。
四月初七日,鮮於輔,鮮於銀,齊周,閻柔並軍中將領數員趕往刺史府拜訪袁熙,正式奉表歸順。
四月初十日,在取得甄堯,鮮於輔同意後,幽州刺史府向外宣布,漢大中大夫劉和為刺史袁熙說媒,娶鮮於輔次女鮮於芷為平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