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09章 拜師荀諶(1 / 2)

袁紹離開薊城後,袁熙就從軍營中搬到了這座象征幽州最高權勢的府邸。刺史府為兩進的院落,前麵主要功能是刺史處理日常事務,召集下屬議事;後麵則是刺史的日常起居就在裏麵。前任刺史劉虞信仰無為而治,刺史府頗為破敗,也未加修繕。公孫瓚奪取幽州最高權勢之後,也不常住刺史府,隻是對刺史府稍加整理。相比起鄴城那座富麗堂皇的大將軍府來說,薊城的這座刺史府寒酸的不能在寒酸了。

袁熙接掌刺史府後,隻是從鐵麵軍中提拔了一位辦事牢靠穩重的老兵來管理府內的日常事務,其餘的丫鬟仆人也沒有大麵積的更換,全用的是舊人。

四月的薊城,春寒料峭,寒意襲人。

書房內,早有仆人升起了炭火,比外麵暖和了許多。書房內按袁熙的意思從新布置了一番,兩幅巨型地圖:《大漢廣輿圖》,《幽州形勝圖》占據著最顯眼的位置,這是下人從書房內的角落裏翻整出來的。一張簡陋的書架這是劉虞遺留之物,劉虞是天下知名的大儒,愛書如命,卻被公孫瓚這個武夫連同數萬藏書一起燒死了,空隻留下一個書架等舊物供後來人憑念。

書架上放著不少兵書,《六韜》《孫子兵法》《吳子兵法》《韓非子》《論語》《孟子》《易經》諸子百家的大作。這些都是袁滿從鄴城袁熙的小書房內搬過來的。袁熙雖然不受袁紹寵愛,卻是三子裏麵最愛讀書的一個,家傳的《孟氏易》早已學的通透。

此時書房內,幾人圍著火爐而坐。袁熙,甄堯,荀諶,關靖、崔林門口是袁熙的心腹袁滿和田豫親自守著,任何人不得靠近書房十步之內。關靖自那日往袁營求死不成卻被袁熙說動歸降了袁熙,袁熙對他非常信任不已降臣相待。

“先生以為劉大夫此去結果如何?”袁熙隨手拿起旁邊放著的石炭丟進麵前的火爐,火苗嗖的一聲竄了上來。

袁熙很倚重荀諶,對於招劉和,甄堯來薊城的目的自然也沒有瞞著他,雖然自己對劉和此行有必成的把握,但是袁熙還是想聽聽荀諶的意見,他把今天當做一種試探,或者說是招攬。荀諶到底能不能為己所用,就看今日了。

荀諶正雙手攏在袖子裏,閉目養神。聽到袁熙相問,微眯的雙眼睜了開來:“劉大夫此行正如這爐火,不過是要在添些木炭而已。鮮於輔不是等人早有歸順公子之意,隻是礙於舊主尚在,不想背上背主的名聲而已。劉大夫此行必定水到渠成,達成公子所願。公子不是少智之人,其中緣由當不用老夫明言吧.”

果然是這樣,袁熙早就覺得荀諶不是平庸之輩,這幾年之所以名聲不顯,肯定是在藏拙。當初陳群與孔融論述汝、潁人物,陳群曾說過:“荀文若、公達、休若、友若、仲豫,當今並無對!”能與荀彧荀文若並稱之人豈是寡謀少智之輩。要知道曹操給予荀彧的評價是與蕭何張良之鑄啊。能與這樣的人並稱荀諶至少也是陳平一樣的人物。看來,自己今日賭對了,心裏有增了幾分收荀諶為己用的心思。

荀諶的藏拙,莫不是和身在許昌的荀彧有關,父親雖然愛才,卻外寬內忌,對荀諶肯定不複入冀之時那般信任與重用,荀諶為了避嫌也是故意藏拙,以免引起不必要的麻煩。越想袁熙心裏越激動,更加堅定了收服的心思。

“先生果然大才,一眼就看的通透,卻不想小子還在你麵前賣弄。還請先生恕罪。袁熙奉命鎮守幽州,卻年輕識淺,少不更事,許多事情還賴先生指點。熙今日就放浪一次,我欲拜先生為亞父,懇請拜在先生膝下,日夜聆聽先生的教誨,若先生不以小子鄙薄,還請先生收容。”說完袁熙齊聲拜道在地。

“亞父”麼。看來這二公子果然不簡單,大愚若智,一副扮豬吃象的憨厚模樣。曆史上,管仲被齊桓公尊為亞父,範增被項羽尊為亞父。亞父豈是那麼容易當得,看來自己這把骨頭要賣與麵前這個看似憨厚,實則狡詐的年輕人了。兄長,你有曹孟德“子房”之尊。我也有袁顯奕“亞父”之稱,我們兄弟二人就以這天下為盤,在手談一局吧。心思百轉,其實一瞬,心裏雖然已經認同了,可是明麵上卻要推辭一番,但凡有才之人,明明傾心於你,卻還要擺出一副拒人於千裏之外的樣子,仿佛這樣才能顯示自己身份似地。

“先生若不答應,袁熙今日就長跪不起。”袁熙仿佛明白荀諶的心思,樂得陪他做場戲,恭敬加三級(曆史上袁某人最喜歡罵人混蛋加三級,此處惡搞下)的匍匐在地,似乎要和大地來次長久的親密接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