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銀川海寶大廈旁有一條巷子,很深,望不到頭。巷子是很平庸的那種,但我很喜歡。巷子前半截是雜蕪繁多的各種小攤點,賣時令水果和廉價的衣襪。到了中間那段就逐漸有情調起來,是規模不小的路邊花市。什麼滴水觀音、轉運竹、蝴蝶蘭之類的名品也有。更重要的是青青翠翠的,有一片舒適的清爽之意。再往前,更妙。一片一片的舊書攤,成了那段短短日子裏消磨時間的最好去處。
逛舊書市是需要眼光和耐心的。“淘金”用於此處格外恰當。舊書多為雜誌,除了創刊、改版的那種,其餘我是不看的,這類書新鮮的還是好。但一些舊版本的翻譯之作如《諾貝爾文學獎金獎作品選》(上下冊)、《外國現代詩歌賞析》這類的書籍,新鮮的遠不如過去的紮實和精致,甚至於兒童書籍也如此。我淘出了一套很舊很舊版的《西遊記》,裏麵的文字和繪畫讓我一位繪畫界的朋友讚賞不已,定要奪我所愛。那些日子,每天拎個兩三本,回家時,書又成了不輕的負擔。
書是要找讀得懂的人的。淘來的書中有的扉頁上寫著某某送某某敬存,某某購於某書店,某某為某某情誼友誼長存……不知這些書怎會流落街頭,反正看著這些陳舊的字跡我很心疼。
珍重寫字、讀字的人不妨去看看舊書市,或者整理一下你的舊書櫃、書櫥吧,當作整理一段心情,一段記憶。那麼再流淌出來的東西,感覺也許會不一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