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章 神骨(2)(1 / 3)

古代骨相學認為人的頭麵部集中了人一身的骨相,在現代社會也有類似的情況。人們常說“人要臉,樹要皮”,這從很大程度上也反映出人們對臉的重視。人的麵相與人的心理有著密切的關係,臉是一個人的“門麵”,人的臉能夠反映出人的性格、氣質等,通過觀察一個人的臉部特征,在很大程度上的確能夠反映出其很多方麵的信息。

第一眼看到一個人的臉時,你會首先打量哪個部位呢?眼睛、鼻子,還是眉毛?你先看臉型就可以了。雖然一個人的臉型和遺傳有很大的關係,但是先天的臉型隨著後天的生活狀態、社會環境、個人經曆的不同,也會發生較大的變化。心理學家通過大量的統計資料研究發現,成年人的臉型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出一個人的某些性格。

心理學家保羅·艾克曼在《心理學家的麵相術:解讀情緒的密碼》把臉型分為以下九種類型,每種臉型都代表著一種性格特征。

1.方形臉

方形臉共分成兩種。一種是輪廓相當明顯、下顎寬大的方形臉。這種人臉龐方而大,有棱有型,給人深富男子漢氣概的印象。他們做起事來膽大過人,喜歡冒險犯難,凡事草率魯莽,思考欠周詳,容易得罪人,是屬於有勇無謀的類型。這種人思考問題、做事方式總是采取單線、直線模式,缺乏協調和迂回空間。他們判斷事情也常流於表麵,較為膚淺,看不到隱藏的憂患。在人際關係的處理方麵,這種人可以說是愛憎分明,喜怒刻印在臉上的典型。他們往往隻和有好感的人親近,對於討厭的人總是擺一張“臭臉”。另外,這種人運動細胞發達,很少有運動能難倒他們的。

另一種是輪廓明顯、五官端正的方形臉。這一類型與上一類型的差別,主要在於下顎,這一類型的下顎線條較柔順。這種人凡事崇尚中庸,做事的過程中既不破壞傳統秩序,又極富彈性。他們能力卓越,眼光遠大,是典型的領導人才,具有應付變局,扭轉乾坤的能力。這種人腦筋聰明,富於機智謀略,舉止大方穩重,待人誠懇,頗有威望。他們處世有自己的一套原則,穩定度高。上司交代下來的工作,他們會盡全力辦妥。他們有辦法兼顧現實和理論兩方麵,生活過程既有朝氣,又十分均衡。

2.圓形臉

這種臉型肌肉厚實而渾圓,有這種臉型的人性格如臉型一樣溫和圓滑,他們好相處,待人親切,社交能力較強。因為這種臉型的人總是很樂觀,對一切都感到安然愜意,所以這種人永遠是和氣、有趣、可親的。不過在堅持自己觀點方麵有點固執,甚至有點任性,還有點自掃門前雪的個人主義。如果是男性有這樣的臉型,那麼他在金錢方麵有點靠不住。

和這種人交朋友最應該注意的就是要成為對方的忠實聽眾,特別是當對方是女性時,如果你想給她留個好印象,在對方說話的時候,千萬不要插嘴,否則你將前功盡棄。

3.橢圓形臉

橢圓形臉,也就是平常說的蛋形臉,特征是下顎帶著圓弧感,額頭清晰而廣圓,如果是女性的話,一定是個美女胚子。

這種臉型的人有著很好的順應性,女性即使身為職業婦女也能很好地照顧家庭和工作,做到兩不相誤。而且這種臉型的人富有理性,是個理性主義者,即便在混亂的場麵,也不會像其他人一樣驚惶失措,能鎮定地告訴別人該怎麼樣去做。他們的情緒很少有波動,是一個值得信賴的人。不過,他們的感覺比較細膩,會把一件小事放在心上保留很久。

對於錢財,他們往往公私劃得很分明,並以此為信條。因此在和別人交往的時候,絕對不允許別人有貿然的行動,如果你執意不聽勸告而貿然行事,則會引來對方的厭惡。這種人工作努力,思想活躍,有著很好的創造力,並且自尊心很強,不容易受他人的影響,缺點是耐力不足,往往半途而廢。

4.四角形臉

這種臉型方正,寬大的下巴和發達的臉頰骨是這種臉型的主要特征。是運動員常見的臉型。

這種人對任何事物都表現出積極的態度,意誌堅強,即使碰到很大的困難也能很快振作。他們性格外向,富有行動力,正義感強烈,不喜歡遷就,決不委屈自己,因此缺乏一定的通融性;對於已經決定的事情一定堅持到底,異常執著,容易與人有衝突,不過很講義氣,有人相求的話能鼎力相助。或許是性格原因,這種人的人緣往往並不是十分好。

5.細長形臉

臉型長,下巴呈方型,而鼻子和口就顯得小,這種人對細微瑣事考慮得比較周到,對研究有一定的熱忱,擅長與人交流,如果有一技之長,那將是他最好的職業。對人謙恭、周到、有禮貌,乍看起來通情達理,其實很難表達清楚自己的心意,因此在與人交往時會造成些麻煩。他們在追求理想方麵擁有極大的想象空間。

這種類型的人最大的缺點便是點子雖多,實現之日卻遙遙無期。

6.本壘形臉

本壘是棒球運動中的一個術語,運用到臉型描述上,指的是顴骨到下巴的線條非常明顯,體格健壯帶有陽剛之氣。

這種人對他人很體貼並富有同情心,卻很少表露自己的感情,因而給人一種好相處的感覺,也因此受到大多數人的喜歡。不過這種個性有時也會受人誤解而無法向自己喜歡的異性開口表白,甚至不敢碰異性朋友的手。

7.混合形臉

這種臉型的特征是臉孔整體有棱有角或變形,額頭小,顴骨寬大的人。

頑固、不服輸是他們的主要特點,伴隨這些的還有神經質,愛慕虛榮,但他們不是一無是處,他們在任何一個方麵都很有興趣,況且不管做什麼都超出一般的水平,因此往往令人搞不清楚他的正業和主攻方向。他們最適合的職業是:政治家、影視明星或者秘書。如果這種人能碰到誌趣相投的人會與對方相處融洽,然而隻要有一點不滿就會全盤否定對方。

8.三角形臉

他們的臉胖,脖子較為粗大,整張臉經常紅通通的,顯得血氣旺盛的樣子。

這種人緊張,感覺敏銳,具有好動、靜不下來的外向性格。他們體力充沛,節奏快,而且可以吃苦耐勞,身體的韌性一流。身體頗為強健,很少有水土不服的情況,體力的恢複也比較快。他們總有法子在搭乘好幾個小時的長途飛機後,立即投入工作。這種人在人際場合中很吃得開,屬於長袖善舞、八麵玲瓏的典型。不過,他們交朋友的目的明確,所交往的朋友也局限於工作上的關係,他們很會因實際需要選擇朋友,很會利用朋友的“附加價值”來賺錢或發展自己的事業。幾乎隻有一麵之緣的人,都會被記入他們的資料庫中,成為日後的合作夥伴。

9.倒三角形臉

額頭寬,臉型隨著往下巴的方向慢慢變窄,形成倒三角型的臉孔。

有這種臉型的人和他的身體有關,他的身體多半也是細瘦、嬌小的體形。他們做事多半一絲不苟,有潔癖。他們有很強的虛榮心,喜歡受人矚目,同時也很關心引人注目的事物;具有貴族化的嗜好,對戲劇、優雅的東西充滿憧憬,但如果不能遂意,也會有焦躁的舉動;性情中有優柔寡斷的一麵,還有細膩而浪漫的一麵,多數人帶有難以接近的氣質,因而使人感覺難以相處,要接近這種人必須以浪漫而富有幻想色彩的話題作為交際的潤滑劑。

神之清濁

原典

文人論神,有清濁①之辨②。

注釋

①清濁:目光的兩種狀態。一種是清亮晶瑩,顧盼端莊;另一種是昏濁灰暗,顧盼驚疑不定。②辨:區別。

譯文

古之醫家、文人、養生者在研究、觀察人的“神”時,一般都把“神”分為清純與昏濁兩種類型。

解讀

文人在研究、觀察人的“神”時,一般都把神分為清明和愚濁兩種類型。中國古代哲學觀有天人合一,人與自然同一的思想,古人就曾用“清”與“濁”來區分人的智愚及賢與不肖。《冰鑒》也正是沿襲這一古代思想,用“清濁”這對術語來評判人的貴與賤,賢與不肖。

清,如水的清澈明澄,用在人身上,就是清純、清朗、澄明、無雜念的狀態,與人的端莊、豁達、開明風度相配,常與“秀”連之,稱為“清秀”。

濁,如水的濁重昏暗,用在人身上就是昏沉、糊塗、駁雜不純的狀態,與粗魯、愚笨、庸俗、猥瑣、鄙陋相配,常與“昏”連用,稱為“昏濁”。

從這裏以看出,清與濁是相對應的一組概念,說明人是聰明還是愚笨,是智慧還是魯鈍,在評判人的命運時,清者貴,濁者賤。

神的清濁比較容易區別。神清氣爽,體清人妙,能從一個人的身上表現出如此神趣,這個人一定聰明敏捷,這就是神清的表現。神主要集中在眼睛裏。舉例來講,童年時代變化不大,都是明亮而清純的。在校學生與在社會上混了幾年的人一比,他們的差別就出現了,在校學生的眼神是明亮清純,沒有雜念的,而後者由於受到社會各方麵的影響,思想發生了變化,則變得老練世故,缺少那種心底無私的清純味。又比如少年人的眼睛是明亮清澈的,老年人的目光則顯得較混濁昏暗。這不表明少年人比老年人聰明,但少年人的機敏伶俐往往是老年人所沒有的。而且年老者比起自己年輕時,思維、記憶力、辦事效率都大大不足。神的清濁變化跟大腦思維相關。這一切都會從眼睛裏麵表現出來。

神清也有若幹層次。有神清而足的,有神清而不足的。神清而足,是有大智慧的人,他們在表現上如深潭蓄碧水一般,無大風不會起大浪,平常表現得平平淡淡,不疾不徐。有大智慧的人是很謙虛的人,而且深藏不露,不為一失一得計較。他們的生命力也很旺盛,精力充沛,有足夠的思想力和行動力去處理問題。這些人既聰明,精力也充沛,屬靜如處子,動若脫兔的一類人。

神清而不足是智慧中等的人。神清,人聰明;神不足,精力不充沛。他們比較聰明,但是精力不足,缺乏應有的行動能力,意誌力也明顯不足。這種人幹事很難持之以恒,所以最終難以成大的氣候。

“神清”“神濁”與修煉關係重大。例如恒心、毅力等良好品質,是完全可以通過後天訓練來實現的。“神濁“之人,隻要不斷努力,積累智慧,也會逐漸聰明起來,就會由“濁”變“清”。“神清而不足”的人,在後天的學習中,在良師益友的鼓勵和引導下,不斷添加信心,磨煉意誌和恒心,經過堅忍不拔的努力,也會由不足到充沛。反之,“神清”之人,如果單憑天分的“清”而不努力,大腦就會生“鏽”,就會由“清”變為“濁”。神清而足的,也會由於自己的懶惰,漸漸失去進取心和動力,而隻能做出一般的成就來,結果實現不了遠大抱負。王安石的《傷仲永》一文講的那個小孩方仲永,本是很聰明的,天分極高,神應是清朗的,因此不學而才,詠詩作賦,出口成章。但他的父親卻是個昏濁之人,竟把兒子作為搖錢樹,到處去招搖獲利,不讓兒子進一步學習,天分得不到鍛煉和啟發,人也不再聰明,神也不再清,到長大成人後,與普通人沒有什麼兩樣了。

處世活用

古代《相經》上說:“一個人的貴賤取決於骨骼,而壽命的長短則取決於其精神氣質的虛實。”下麵引述的《左傳》中的這個故事來作為以“神”預測命運的參考和例證。

周景王派單成公到戚邑去會見韓宣子。單成公目光低垂,言語遲緩。晉國大夫叔向說:“單成公快要死了吧?大臣上朝都有一定的位置,會見諸侯時進退有一定的秩序。上衣的左右襟要在胸前交會,腰帶的結子要打在前麵。會見和上朝時所說的話,一定要讓大家都聽到,這是為讓講的事明明白白,有條有理。目光不能超出腰帶結和衣領之間,這是為了讓容貌端莊。用語言明確自己所說的事情,再用容貌加強它,喪失了這些準則就會有損形象。現在成公作為周王的特派長官,在朝會中傳達周王的命令時,目光高不過腰帶的部位,聲音傳不出一步遠,神情委靡不振,言語含糊不清。神情不振就無法讓人敬重,言語不清就無法讓人遵從。這都表明他已經沒有守護身體的生氣了。”後來,單成公果然就死在當年的冬天。

職場活用

市場競爭是殘酷的,每個企業如何能籠絡人才並人盡其用,往往決定了企業的命運。對領導者而言,在情況各異但都對成功孜孜以求的員工中識別清濁,拔擢人才,並引導其他人由濁變清,共同進步,才稱得上是好的掌舵者。

一家店鋪同時雇傭了兩個同齡的年輕人,並且支付他們同樣的薪水。可是老板很快提拔了叫阿諾德的小夥子,卻仍在觀察叫布魯諾的小夥子的表現。布魯諾不滿意老板的不公平待遇,終於有一天,他到老板那兒發牢騷了。老板一邊耐心地聽著他的抱怨,一邊在心裏盤算著怎樣向他解釋清楚他和阿諾德之間的差別。“布魯諾先生,”老板開口說話了,“您今早到集市上去一下,看看今天早上有賣什麼的。”布魯諾從集市上回來向老板彙報說,集市上隻有一個農民拉了一車土豆在賣。“有多少?”老板問。

布魯諾趕緊戴上帽子又跑到集市上,然後回來告訴老板一共40袋子土豆。

“價格是多少?”

布魯諾第三次跑到集市上問來價錢。

“好吧,”老板對他說,“現在請你坐到一把椅子上一句話也不要說,看看別人怎麼說。”

阿諾德很快就從集市上回來了,並彙報說到現在為止隻有一個農民在賣土豆,一共40口袋,價格是多少多少,土豆質量很不錯,他帶回一個讓老板看看。這個農民一個鍾頭以後還會弄來幾箱西紅柿,據他看價格非常公道。昨天他們鋪子的西紅柿賣得很快,庫存已經不多了。他想這麼便宜的西紅柿老板肯定會進一些的,所以他不僅帶回一個西紅柿做樣品,而且把那個農民也帶來了,他現在正在外麵等回話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