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夜我來拿荷包也!
(女)嗨哎,早晨起來麻雀叫唻,
我繡荷包放的高也。
你若想拿荷包去呀,
敢不敢過接龍橋也!
………………..
看來,這侗家的小夥姑娘今夜都有定情的禮物了。
早飯後,老人們便陸續來到接龍橋上,橋麵很幹淨很涼爽,他們就著鑿在橋麵的棋盤下棋。他們下的是打傘棋,對角棋,茅屎棋,不像城裏人的象棋圍棋。他們的棋子是小石子、小樹棒、樹葉、或把茅草掐成一節一節的,邊小聲說話邊下棋,不時傳出“打一傘”“對一角”“進茅屎”,看棋的偶爾也指點一二,有悔棋而爭吵的,和事的就說“不輸你一分錢,不輸你一顆米,吵麼子喲”便沒事了,大家繼續下棋。
婦人要收拾家裏的碗筷,出來總要晚一會,橋麵橋欄早被老人占了,婦人就一排的坐到上橋路邊的石欄上。濃密的樹葉遮住火火的太陽。婦人手中的針線跳躍著,繡鴛鴦戲水枕頭,繡龍鳳呈祥帳沿,繡百子千孫的鞋墊。納鞋底,上鞋幫,活兒很細,不知不覺間石欄上就擺滿了女紅。也有姑娘在請教的,年長的手把手教,不時有笑聲傳來。
接龍橋下的小溪三五丈寬,深不過八尺,魚很多,大的兩三斤,小的寸許長。小孩拿截媽媽的納鞋線,一頭係竹竿,一頭係隻魚鉤,坐在樹蔭下,一個上午準有三兩斤魚。村裏的男人愛打漁,事先把菜油枯燒香、穀花煮好,拌上稠泥撒在好下網的地方,中午或傍黑的時候,帶上孩子,背上背簍,提了漁網,悄悄的向撒了魚餌的地方去,先蹲下,看看有魚不,
然後輕手輕腳披了漁網,突然使勁撒下,人緊接著下去,踩一圈,再一個猛子潛到水裏,抓了魚就往岸上甩,小孩便抓住裝進背簍裏。魚打得多了,
拿到接龍橋上,你一個我一條的拿回家,用紫蘇一煮,加上薑花四季蔥,又香又鮮。
村人講話很詼諧很幽默,見麵總要打個招呼,你聽
問:“嗨,早飯吃了麼個?”
答:“牛頭馬的。”
問:“晚上吃麼個菜?”
答:“嫩皮細的。”
問:“你屋裏有夾起滾得不?”
答:“有呢。你要好多?”
一問才曉得他們講的是:麵,牛頭馬麵;肉,嫩皮細肉;蛋,夾卵滾蛋。
吃了夜飯,天快黑了,村裏的人們大多會到溪裏洗澡,男人在橋的上邊洗,女人在橋的下邊洗,相隔三五十丈。齊腰的水洗澡最合適,男人們白天用來擦汗的長帕子,這時就成了澡巾,泡在水裏踩著石板,涼爽而愜意的泡啊泡,談著莊稼,談著喂養,談著果木,也談防病,也談殺蟲。小孩早就在橋上乘涼了。夜漸漸沉下去,婦人陸續在橋上叫孩子,孩子便叫父親回家,男人們才懶懶的上岸。
接龍橋便靜靜的等待第二天的到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