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旅遊工藝品設計與民間藝術的結合(3 / 3)

1、 龜茲人物元素的汲取:此範疇可節選絲綢之路曆史範疇內相對代表性人物展開設計,諸如著名的僧侶人物玄奘和鳩摩羅什和行走於絲綢之路上的歐亞商隊與古龜茲居民等。當然也能夠直接就龜茲石窟中經典壁畫中典型人物的造型,就地取材拿來應用與設計,也可以汲取壁畫內佛像及菩薩及樂者、舞者的形象作為設計的元素。對於此類元素在設計材質的選擇方麵,最好選擇以銅質、木質和布藝的等工藝形式進行表現。

2、 裝飾藝術類:石窟壁畫藝術存在著相對豐富的裝飾造型,其顏色豔麗,形象逼真,十分便捷於設計取材,在借鑒壁畫裝飾藝術造型時,必須基於保持原畫風格的原則。如將壁畫元素運用於不同類型的壁掛織品及方巾等布藝裝飾產品中,可具有居家鋪設及賓館房間裝飾的實際功能。

3、 諸文物物品的仿製:通過利用現代工藝技術,進行仿製還原古代文物,能夠有效激發遊客的購買欲望,同時也能夠就古文物的藝術魅力進行發揚,並且文物自身均具有著出土地域濃鬱的文化氣息,故此也是最為容易傳播地域文化的直接手段,例如秦始皇陵兵馬俑成功的範例,便是良好的證明。因此針對龜茲廣博的文物資源,亦能采取類似的手段進行文物的仿真再現,如對石窟內的龜茲古樂器、壁畫殘片及佛像等進行現代仿真,且還可以利用壁畫中的人物造型等原型,保留原有風格的情況下,進行複製成實體造型,滿足遊客的收藏欲望。

(四)宗教文化元素的借鑒

伊斯蘭宗教文化是新疆文化體係構成中的又一大亮點,在漫長的人類文明曆程中,藝術創作同宗教文化經濟了深層次的糅合,例如西方《聖母》類型的係列油畫作品中,對基督宗教文化的表現尤為強烈。而新疆作為伊斯蘭教文化的重要彙聚地域,其藝術作品同宗教文化之間自然也存在著千絲萬縷的聯係。因此旅遊工藝作品設計者在進行創作時,必要就宗教藝術特色展開研究借鑒。在伊斯蘭教義中,對於人物和動物的眼睛形象是不允許被刻畫的,所以幾何紋樣及植物紋樣得到了廣泛的運用,在造型方麵通過幾何形體同自然形體的共同結合,運用折線曲線的線條變化,同自然形體遙相呼應,營造了良好的藝術效果,同時也彰顯了濃鬱的宗教特色。且該藝術效果存在著廣泛的可鑒性,能夠使用於各類材質物品之中,組成幾何形或花紋形的圖案效果。因此在進行新疆旅遊工藝品的設計中,應當將此類藝術特征,結合本土相應的文化元素(如上文所提及的陶器),衍生出新的設計理念,演繹出更加強烈的藝術衝擊效果。

參考文獻

[1]張婷.基於利益相關者理論的民族旅遊手工藝品開發——以雲南鶴慶新華村白族旅遊手工藝品開發為例[J].黑龍江民族叢刊,2010,(1)

[2]呂洪年.保護古都傳統品牌 發展旅遊新型工藝杭州工藝品“老字號”的發展態勢[A].中國古都文化與現代旅遊發展研討會論文集[C].2006

[3]郭悅.分離還是統一:非物質文化遺產與旅遊工藝品——以靖西繡球為例[J].廣西民族研究,2009,(4)

[4]王文,周莉.旅遊工藝品設計與製作專業高職教育模式研究[A].2007年中國科學技術協會年會論文集[C].2007

[5]易小力.四川香格裏拉生態旅遊區旅遊商品開發探究[J].黑龍江民族叢刊,200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