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 現代旅遊工藝品設計對新疆傳統生活範疇內可用文化元素的發掘
旅遊產業的發展中,地域風情一直以來即是極大吸引遊客的一重要因素,地域風情具有著廣泛的概念,其包含了民族舞蹈、歌曲及服裝、生活習性、風俗等諸個方麵,因此旅遊工藝產品設計方麵,若想要良性凸顯所設計區域的少數民族地域特色,那麼必須要從不同民族所存在的不同生活習俗及地域人群性格特征和不同造型風格等方麵著手進行研究。
1、 服裝方麵的元素汲取提煉:可在設計中注意汲取不同民族的傳統服裝特色,例如就服裝的製作材質和民族服飾製作設計的不同款式、不同功能及服裝色澤紋樣等方麵進行提煉,得出工藝品設計的核心,如在設計中可以截取服飾局部的一段紋樣,進行設計概念的擴充演變,假若設計定位準確的話,那麼雖不是進行原形的設計呈現,但是依舊可以使遊客一眼望去,即知曉這源自於何處。
2、 舞蹈造型方麵的文化元素汲取借鑒:對該方麵的設計元素擇取,可以針對性擇取各民族較為典型的舞蹈造型進行設計,諸如遊人熟知的塞賽納姆舞和薩瑪舞及納孜爾庫姆舞等舞蹈內的經典造型。
3、 人物造型係列形象的提煉汲取:可以為新疆各個民族的典型人物代表形象,也能夠進行結合不同民族的風俗習慣完成設計,諸如塔吉克族特有見麵禮及錫伯民族的善射形象與維吾爾族大叔烤羊肉串的形象及逛巴紮和騎毛驢、農民瓜攤叫賣的形象等。
4、 生活習俗主題元素汲取:此方麵能夠從少數民族的生活特色進行著手,尋求具有代表性的經典造型,諸如結合維吾爾族特有的食物“饢”進行設計造型、將具有古典裝飾紋樣的搖床及少數民族獨特民間樂器等運用於設計之中。
對於以上所述方麵元素的借鑒提煉時,就設計材質的選擇也應十分考究,可以運用多種工藝輔以石質材質及銅材質與木材質、陶質與玻璃鋼等進行設計。例如能夠運用新疆比較豐富的牛羊皮質資源,進行製作各手工藝形式的皮畫製品及其他的皮毛工藝產品(毛毯、圍巾等),或者以銅、銀及陶等材質製作成如上文所述的新疆民間生活形象特征,相對應的裝飾掛件和擺飾等。此類產品所具有的視覺傳遞性極為強烈,能夠直觀的就新疆本土民族文化予以傳遞,充分滿足遊客的好奇心理,使遊客從中體味到新疆原始純樸的民族生活文化氣息。
(三) 絲綢之路文化元素借鑒
新疆作為古絲綢之路上的重要的曆史重鎮,現如今仍舊完整的保留著諸多相對完整的古城、驛站、烽火台,高昌古城、樓蘭古城、龜茲石窟等,在當前廣泛吸引著諸多的遊客、文化學者,前往觀摩感受當年古絲綢之路所遺存下的恢弘氣息,且該類人群對於佛教東傳及絲綢之路文化研究的熱情近乎虔誠,在觀摩古跡,追憶往昔崢嶸的同時,此類人群自然也希望可以由此帶走一些相應的旅遊紀念產品。由此旅遊工藝品市場潛力也即得到了更深的發展潛力,麵對如此豐富的文化資源,如何將該類文化元素運用於工藝品設計之中,也成為一項值得深思的問題。現以龜茲石窟為代表,予以分析如何展開該類型曆史文化元素,在旅遊工藝品範疇的設計運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