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遊工藝品設計與民間藝術的結合
文化心旅
作者:曹慶梅
[摘 要] 本文以新疆地域的民間傳統工藝特色研究為出發點,係統分析了新疆旅遊工藝品設計同民間藝術的結合形式,並針對性提出了相應的糅合方法建議。
[關鍵詞]新疆 旅遊工藝品 民間藝術 設計
新疆作為曆史上古絲綢之路的必經地域,為人們主觀思維中營造了大漠夕陽的錦繡畫卷,吸引了諸多遊客的駐足流連,因此該區域所產的具有民族地域氣息的旅遊工藝品如土陶、絲綢服飾及銅、銀飾等,也成為旅遊者競相追崇的文化藝術產品。因此在當前形勢下,良性依據新疆本土區域民間特有元素,進行糅合現代工藝氣息,打造出做工精致、富有文化內涵的工藝產品,具有著良好的曆史傳承意義和時代發展意義。
一、 利用旅遊工藝品傳承新疆民間傳統工藝的意義分析
因為曆史上曆次民族大融合,促使了新疆成為一個多民族彙聚的區域,多民族文化傳統的融合過程中,諸多傳統的民間工藝有效的凝聚了多元文化的精髓,呈現出獨具一格的魅力。當前,民間傳統工藝品於新疆的旅遊市場中占據著重要的市場份額,如果良好發揮這一優勢,糅合現代的設計方法理念和工藝手段,促成特色的傳統民族工藝元素開發設計,能夠良性使得民族傳統工藝技術得到傳承,使得旅遊市場產品更具特色。從根本而言,新疆可開發的民間藝術資源相當豐富,諸如維吾爾族所存在的民間印染花布及哈薩克族的絲織物品、以及艾德萊絲的綢緞、英吉沙的刀具、南疆民族樂器等,均能夠作為設計的元素呈現於現代旅遊工藝品的設計範疇之中。
同時對基於繼承新疆民間特色工藝風格之下的現代旅遊工藝品開發,不僅僅是在技術方麵就產品性能予以提升,在設計方麵進行形體外觀的創造性研製,也非單單針對旅遊產業發展而作的一項策略,其是深入就少數民族文化的發掘再現,是對民族工藝產品技術而做的保護傳承,是當前促進旅遊產業及民族文化產業共同發展的一重要契機。
二、 新疆傳統民間藝術在現代旅遊工藝品設計範疇的結合研究
(一) 土陶工藝文化同現代旅遊工藝產品的設計結合研究
土陶,在當前算作極富新疆特色的意見民族工藝產品,有關其製作的曆史可以追溯至新時期時代,其獨特而深沉的民族風格及斑斕絢麗的色彩,質樸凝重的造型,均呈現出新疆這片土地的厚重感及滄桑感,如果說江南是纖柔的妙齡少女,那麼地處西北的新疆便是威猛雄壯的鐵血硬漢。土陶便將此質感演繹的淋漓盡致。
在色彩方麵,土陶的色彩體係除卻紅黃藍三原色本色之外,還由淺綠、墨綠及中黃、赭石色、褐色等色彩組成。其胎體裝飾圖案,多是由幾何紋樣圖案及花卉圖案構成,具有著明顯的伊斯蘭教風格,在圖案排列上,其以規則及不規則的點、線紋樣環繞排列或隨意排列,以簡約大氣的圖案統籌搭配絢麗色彩,呈現出繁花似錦的情景,尤為精美。伴隨時代的發展,當前南疆區域仍舊有極為少數的民間藝人在進行著該項民間傳統工藝的傳承。
若想將新疆土陶有效衍變為可以代表新疆的現代旅遊工藝產品的話,筆者認為應當從造型及功能方麵做出基本創新,在予以保留傳統特色的情況下進行設計,使其具備新的概念形象。諸如,對於陶罐及洗手壺等類型器皿,如果按照傳統的規格作為旅遊工藝紀念品進行兜售,那麼因為難以攜帶的緣故,必然會導致無法滿足遊客的要求。但是若依據原型進行縮小的話,那麼既能夠滿足地道民族風情的保留要求,又能夠適用於工藝品的開發要求,使遊客得以達成心願。再比如利用新疆少數民族的馬靴及樂器和人物造型等特色的設計元素,作為設計土陶的素材元素,同新疆土陶本來的工藝特點進行結合,製成陶器飾品,必然會產生另一類設計情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