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鋼琴教學中關於印象派音樂的情感表達(2 / 2)

十九世紀下半葉,法國一批青年創新畫家對當時占據正統地位的古典學院畫派的那種日益落入俗套、矯揉造作的浪漫主義繪畫表示反對。他們吸收了來自英國、西班牙、中國、日本等國家的繪畫營養,同時受現代科學,尤其是光學的啟發,認為一切色彩皆產生於光,於是他們依據光譜赤橙黃綠青藍紫七色來調配顏色,改變了從十六世紀以來繪畫中隻用褐色為主的審美觀念。提到印象派畫家的代表,自然就會想到克勞德·莫奈。對於莫奈來說,畫的題材不再隻是永恒不變的風景,空氣的變幻呈現給他的瞬間景象也是題材的一部分,他的畫作特別注重對花卉和光影的捕捉,因此莫奈的畫作中出現了很多花卉和光影。莫奈創作的目的就是把肉眼瞬間看到的充滿生命力和顏色記錄下來。比如,莫奈會因為看見了水麵上閃爍的光而非常激動,也會因為捕捉到許多豐富多彩的畫麵而高興不已。莫奈常常到各地去旅行寫生,對大自然的景色變化進行觀察,他對表現瞬間的視覺印象非常讚成,他說畫家應該根據自己的視覺感受來創作畫作,他的畫真切地傳達了印象。莫奈作品中的這種真切表達自然景物動態及光之色彩變化的特點正與法國作曲家,印象主義音樂代表人物德彪西的創作有著共通之處。德彪西是用音樂描繪大自然精美景象的詩人,他愛好描繪大自然的光線和色彩,他給人們描繪的大自然的光線和色彩,會給人們帶來不一樣的印象和感受,德彪西所持的觀點是印象主義給人們帶來的朦朧和模糊的感覺和印象的是音樂。很多時候,這種描繪是大自然最深層的東西,也就是大自然最氣象萬千,而非最宏大壯觀的情緒下的東西。德彪西認為,大自然是生活的外殼,是雲雨,是光輪,是無所不在的人類精神的存在。對德彪西而言,大自然就像宗教,更多於像音樂。德彪西是通過音樂來把自然界中的光和色彩的變化表現出來的。德彪西音樂作品中常常透露出如夢如幻和縹緲的意境,例如,他的《水中倒影》和《雨中花園》等都表現了這種特點。在啟發學生們如何去理解印象主義音樂時,除了樂曲譜麵本身的講解與分析外,還應盡可能啟發學生們對音樂家所描繪的風景做畫麵的想象,感受大自然的情調,使聽覺和視覺,甚至嗅覺都能同時給演奏者帶來豐富的感官刺激,從而使學生在演奏中慢慢能把握住德彪西音樂中的那種稍縱即逝的感覺。

其實上麵所說的印象派音樂和印象派繪畫的緊密聯係,也可以說是一種藝術美學。藝術美學是把整個美的概念放在一個整體的世界中,包括藝術美、人生美和宇宙美。藝術的創造是人們把自己的美的理想放在作品裏,由於人類心靈深處和自己的環境世界的接觸時的一種心靈波動是美和藝術的源泉。所以,可從這些方麵來注重對學生進行啟發。

四、結束語

了解了關於印象派音樂的一些知識特點,懂得了印象派音樂和印象派繪畫是緊密聯係的,對在鋼琴教學中啟發學生對印象派音樂的情感表達有很大的幫助,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會更加注重音樂的創作靈感,體會音樂給人帶來的審美情趣。在鋼琴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可以具體講解印象派音樂家的作品創作思路,同時還要開設創新的課堂,讓學生觀察印象派畫家的一些畫作,並讓他們說說印象派音樂和印象派繪畫之間有怎樣的聯係,從而啟發他們完成對印象派音樂的情感表達。

參考文獻

[1]汪普英.淺議鋼琴教學中情感教育的必要性與方法[J].大家,2010(10):326-327,19.

[2]陳望衡,張健.大地藝術對美國“荒野精神”的反思[J].藝術百家,2012(03):256-257,14-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