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師範院校的教師梯隊不合理
由於部分師範院校的教師大多是許多年前畢業留校的老師,也都是師範類專業,在某些專業層次上不能給予學生和學院更多的專業性的知識,從而也影響了學生及其學校的專業的發展。
二、高等師範院校音樂教育培養學生專業能力的對策與思考
高師音樂教育培養的應是術業有專功,博於百科的全麵發展的十字形人才,而目前的現狀卻與培養目標相去甚遠,麵對上述問題,筆者提出以下建議:
1.加強高師音樂教育專業教師整體的素質建設
首先,可以聘請教育權威專家為教師進行教學理論、理念及方法的講座,使教師們及時了解更加科學的教學方法及技巧。通過學習,能夠靈活地應用於自己所教授的技能或理論學科,同時也促進教師進行教育理論的科學研究,更好地應用在專業教學實踐中。
其次,可以定期進行專業交流學習,使教師對各學科之間的融合、整合提出自己的建議和方案,促進各學科之間的相互整合發展,更好的融入到教學當中。
2.增強實際教學能力
增加教育實習的課時量,提高學生教學實踐能力,開設專業小組課及見習課,這樣在大四進行教學實踐時,學生已經對音樂教學的能力,目的、教學過程的各個環節有了全麵的認識。學生在潛移默化中受到指導老師教姿教態、教學語言的影響,可以加深學生對音樂教師這個職業的理解,為其職業生涯的選擇奠定基礎。
3.加強科研能力的培養
高師音樂教育專業理論性強的課程如中國音樂史、歐洲音樂史、中國民族民間音樂、音樂學概論、音樂美學等課程可以結合課程內容布置課程論文,增加論文寫作的課時。豐富學生的理論基礎,培養學生善於觀察、勤於思考的習慣,使學生具有嚴謹的思辨能力。
4.加強學生自身的專業水平
高校音樂教育專業的學生由於選擇性的專業較多,並且嚴重缺少對所學專業的深入的認識,而隻是應付考試。所以這就要加強學生對於自身的優勢專業的培養,需要運用更加專業的理念和更符合社會需求的方向來培養學生的專業能力。例如聲樂:首先需要挖掘學生的真正的天賦和潛力,然後給他輔以歌唱的語言和各種聲樂作品的分析的課程。最後要給他一定的講台讓能夠自清和演出實踐的舞台能夠自信等等。這樣學生畢業以後無論是遇到需要全麵的工作還是需要個人能力突出的工作,都能有很強的競爭力。
5.加強每個教研室的作用。
首先為每個教研室提供一個可以單獨演出排練的用地,並且要定期的有相對應的對內比賽及學習交流的活動。其次,可以加強各個教研室的專業合作及交流。例如,聲樂教研室可以跟器樂教研室定期排練一些演出及音樂會等。
總之,高師音樂教育專業的發展要符合社會發展的需求,順應社會發展的趨勢。隻有通過科學的改革和探索,構建合理的課程體係,有計劃、有組織的實施教學,才能音樂教育專業最終的培養目標達到音樂教育專業設定的培養目標,並且讓學生能應對各方麵的工作需求。
參考文獻
[1]《全國普通高等學校音樂學(教師教育)本科專業課程指導方案》(2004年)
[2]王耀華.關於高師音樂教育專業培養目標與課程結構體係的思考[J].中國音樂教育2003(2)
[3]陳海珍.對高師音樂教育專業課程設置的思考[J].教育探索,2007(6)
[4]李梅芳.對高師音樂教育培養目標定位的思考[J].大眾文藝,2009(14)
[5]楊瑞.高師音樂教育專業培養目標體係的建構[J].中國成人教育,200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