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漫對大學生傳統文化教育的促進作用
護花春泥
作者:楊帆
傳統文化是國家生生不息的根本,表現形式多種多樣,內容極其豐富,是中華文化幾千年的熔煉,是祖先留給我們的不可多得的財富。但是大學生如何接受中國優秀的傳統文化?大學生如何傳承中國優秀的傳統文化?必須要找尋到進行傳統文化的現代詮釋的方法。動漫除了其形象極具親和力、時尚有趣外,還在於動漫能夠通過寓教於樂的方式來傳遞文化,傳播知識。動漫作品如何將中國傳統文化符號、文化精髓融入作品之中,給大學生提供一種美好的精神力量和美好的價值觀?
一、 回顧過去,總結經驗
梳理曆史線索,總結成功體現傳統文化,講解傳統文化知識,並深受大學生喜愛的個案。首先,必須針對大學生,了解動漫的曆史、主要作品、主要形象,這樣便於從經典作品中尋求好的表現形式,同時也便於與學生形成共同語言。不可否認的是當代大學生的動畫啟蒙來自於國產,20世紀初至20世紀四五十年代傳統文化動畫的萌動,《鐵扇公主》、《人參娃娃》等為中國的動畫打開了先河;20世紀六七十年代至20世紀末的輝煌時代《三個和尚》、《南郭先生》、《愚人買鞋》等動畫片都很好地體現了傳統文化;21世紀初的多元時代,《寶蓮燈》、《桃花源記》等優秀作品也成功地將傳統文化以趣味的麵貌展示運用。
二、 分析現狀,發現問題
根據時代的主流與大學生的審美,分析傳統文化通過動漫形式來傳播的現狀、存在的問題。大多數高校都注重科研建設,以實用技能和科學研究能力培養為主線,而對傳統文化的教育沒有給予足夠的重視。雖然眾多院校開設了一些選修性質的傳統文化教育課程,但是對學生沒有硬性要求,學生根據自身的興趣決定是否學習相關知識,這導致大學生傳統文化的認知能力得不到有效提升。與此同時,傳統文化的教師由於年齡上與大學生存在代溝,對大學生的喜好了解不全麵,從而在這個大學生極其關注的文化領域裏缺乏相應的認識和技術訓練,有些教師未能夠及時把握時代脈絡,思想保守,對動漫文化完全不認同,更無從談運用這種文化進行傳統文化的傳播。同時,翻開眾多書本刊物,與傳統文化相關並麵向大學生的資料層出不窮,例如《文化的血脈——大學生文化讀本·傳統文化卷》、《中華傳統文學精要——大學生文化素質教育叢書》等等,書中麵向大學生對中國傳統文化曆史的研究和總結歸納都非常細致和到位,但是專業的文字並不能引起當今學生的興趣,使這些書籍並未在學生中產生影響。
目前,一些國外經典的動漫作品深深影響著大學生的言行舉止,當他們沉迷於外來動漫時,必定會對其心理造成影響,使其產生審美偏離。由此可見,動漫文化深深地影響著大學生的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思維方式、行為方式等等,造成我國傳統文化、民族精神、意識形態的危機。同時,國外強大的市場競爭壓力下,中國部分動漫產品一味為眼前的經濟利益而任其為所欲為,打翻中國傳統文化,醜化傳統學者形象,甚至否定傳統文化,愚昧地推波助瀾,將使我們的動漫文化向著一個畸形的方向發展並慢慢成長為一個變態的畸形兒,帶領觀眾朝錯誤的方向前行。對於當前部分卡通品牌,從內容生產的創意、製作技術水平、形象的美醜、資本投入、發行渠道、衍生品開發等產業鏈的構建等各個環節,都出現了過於重視技術層麵而在文化修養上投入明顯不足。中國電視藝術家協會卡通藝術委員會副秘書長毛勇說,“現在很多做動漫的人都很年輕,他們對傳統文化的理解力本身就薄弱,很多人對《三國演義》的理解還趕不上20世紀60年代畫出《三國誌》的日本漫畫大師橫山光輝。如果不能培養出真正理解傳統文化的動漫創作隊伍,中國原創動漫永遠無法形成自己的風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