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耐基認為,即使我們不能愛我們的仇人,至少我們要愛我們自己。我們要使仇人不能控製我們的快樂、我們的健康和我們的外表。就如莎士比亞所說的:
“不要因為你的敵人而燃起一把怒火,熱得燒傷你自己。”
喬治·羅納在維也納當了很多年律師,但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他逃到瑞典,一文不名,很需要找份工作。因為他精通多國語言,所以希望能夠在一家進出口公司裏找到一份秘書的工作。絕大多數的公司都回信告訴他,因為正在打仗,他們不需要這一類的人,不過他們會把他的名字存在檔案裏等。不過有一個在寫給喬治·羅納的信上說:“你對我生意的了解完全錯誤。你既錯又笨,我根本不需要任何替我寫信的秘書。即使我需要,也不會請你,因為你甚至連瑞典文也寫不好,信裏全是錯字。”
喬治·羅納看到這封信,簡直氣得發瘋。那個瑞典人寫信來說,他寫不好瑞典文是什麼意思?那個瑞典人自己的信上就是錯誤百出。於是喬治·羅納也寫了一封信,目的是要使那個人大發脾氣。但接著他停下來對自己說:“等一等。我怎麼知道這個說的是不是對的?我修過瑞典文可是這並不是我的母語,也許我確實犯了很多我並不知道的錯誤。如果是那樣的話,那麼我想要得到一份工作,就必須再努力的學習。這個人可能幫了我一個大忙,雖然他本意並非如此。他用這麼難聽的話來表達他的意見,並不表示我就不虧欠他,所以應該寫封信給他,在信上感謝他一番。”
於是喬治·羅納另外寫了一封信說:“你這樣不厭麻煩地寫信給我實在是太好了,尤其是你並不需要一個替你寫信的秘書。對於我把貴公司的業務弄錯的事我覺得非常抱歉,我之所以寫信給你,是因為我向別人打聽,而別人把你介紹給我,說你是這一行的領導人物。我並不知道我的信上有很多文法上的錯誤,我覺得很慚愧,也很難過。我現在打算更努力地去學習瑞典文,以改正我的錯誤,謝謝你幫助我走上改進之路。”不到幾天,喬治·羅納就收到那個人的信,請羅納去看他。羅納去了,而且得到一份工作,喬治·羅納由此發現“溫和的回答能消除怒氣”。
為了我們自己的健康和快樂,我們至少要原諒我們的仇人,忘記我們的仇人。這樣做實在是很聰明的事。
在美國曆史上,恐怕再沒有誰受到的責難、怨恨和陷害比林肯多的了。但是根據林肯傳記中的記載,林肯卻從來不以他自己的好惡來批判別人。如果有什麼任務待做,他也會想到他的敵人可以做得像別人一樣好。如果一個以前曾經羞辱過他的人,或者是對他個人有不敬的人,卻是某個位置的最佳人選,林肯還是會讓他去擔任那個職務,就像他會派他的朋友去做這件事一樣……而且,他從來沒有因為某人是他的敵人,或者因為他不喜歡某個人,而解除那個人的職務。很多被林肯委以重任而居於高位的人,以前都曾批評或是羞辱過他——比方像麥克裏蘭、愛德華·史丹頓和蔡斯。但林肯相信沒有人會因為他做了什麼而被歌頌,或者因為他做了什麼或沒有做什麼而被罷黜。因為所有的人都受條件、情況、環境、教育、生活習慣和遺傳的影響,使他們成為現在的這個樣子,將來也永遠是這個樣子。
永遠不要去試圖報複我們的仇人,因為如果我們那樣做的話,我們會深深地傷害了自己。不要浪費時間去想那些我們不喜歡的人。
報複隻會傷害自己
耶穌說:“愛你的敵人。”他不隻是在傳道,他宣揚的也是20世紀的醫術。當耶穌說:“原諒他們七十七次。”他是在告訴我們如何避免罹患高血壓、心髒病、胃潰瘍以及過敏性疾病。
仇恨使我們連美食當前也食不知味。《聖經》上是這麼說的:“充滿愛意的粗茶淡飯勝過仇恨的山珍海味。”
如果我們的仇人知道他能消耗我們的精力,使我們神經疲勞、容顏醜化,搞得我們心髒發病、提早歸西,他難道不會拍手偷笑嗎?
耶穌說:“愛你的敵人,祝福那些詛咒你的人,善待仇恨的人,並為迫害你的人祈禱。”我們應該一生都記住這段話,因為它賜給我們內心的平靜,這個世界上許多有權有勢的人都無緣享有這樣的平靜。
要培養內心的平靜與歡樂,請記住這條原則:
永遠不要對敵人心存報複,那樣對自己的傷害將大過對別人的。
寬容是一種力量
卡耐基說:“懂得寬容的人,實質上已經領悟了生命的真諦。”
寬容是一種處世哲學,寬容也是人的一種較高的思想境界。學會寬容別人,也就懂得了寬容自己。
我們多數人犯有武斷、偏激的毛病,具有固執、嫉妒、猜忌、恐懼和傲慢的缺點。因此,如果你很想指出別人犯的錯誤時,請讀一讀下麵摘自詹姆士·哈維·羅賓森的《下決心的過程》一書中的一段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