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寫作

貫穿於整個作品的脈絡,稱為線索。能作為線索的有:或者是某個中心事件,或者是某種事物,或者是某個人物等。線索的作用是把零碎、分散的材料串聯起來,構成一個整體。有的作品隻有一條線索,有的作品有兩條線索。《藤野先生》這篇文章有兩條線索,一條是以作者與藤野先生的交往為敘事的線索,這是比較容易理解的。另一條是以作者愛國主義思想感情為線索,這就需要很好地領會。作者寫清國留學生賞櫻花、學跳舞,寫赴仙台途中對“日暮裏”和“水戶”的深刻印象,寫仙台醫專日本“愛國青年”尋釁和看電影,寫作者棄醫從文,都是圍繞這條感情線索進行的。

18.人類語言學

呂叔湘是我國著名的語言學家,他的《人類的語言》是一篇說明文。作者抓住了語言的本質特點,從幾個方麵加以說明,最後得出結論。

(基礎知識)

一、詞彙

1.並列式合成詞

倚賴:依賴,依靠別的人或事物,不能自立或自給。如“這是因為一切倚賴視覺的手段,要發揮作用,離不開光線”。

穩定:穩固安定,沒有變動。如“聲音唯一不如形象的地方在於缺乏穩定性和持久性”。

佩服:感到可敬可愛。如“我們看了都非常佩服”。

稀鬆:無關緊要。如“語言,也就是說話,好像是極其稀鬆平常的事兒”。

連綴:聯結。如“又把這些音素組合成音節,再把音節連綴起來”。

2.偏正式合成詞

語音:語言的聲音,就是人類說話的聲音。如“人類語言之所以能夠‘隨機應變’,在於一方麵能夠把語音分析成若幹曰係。音素:語音中最小的單位。如“各種語言一般都隻有幾十個音素”。

音節:由一個或幾個音素組成的語音單位。如“可是組成音節就可以成百上千”。

二、語句語法分析

1.“論快慢,打手勢趕不上說話,畫畫兒更趕不上。”

這是一個遞進複句,語意和語氣逐漸增強,說明人類語言采用聲音作為手段的優點。

2.“總之,正是由於采用了嘴裏聲音作為手段,人類語言才得到前程萬裏的發展。”

這是一個因果複句,前一個分句表示原因,後一個分句表明結果,推理嚴密準確。

3.“它們能學會極其有限的一點符號語言。”

“一點符號語言”本來就很少了,再用“極其有限”來修飾,說明黑猩猩的“語言”少到了極點。

4.“聲音唯一不如形象的地方在於缺乏穩定性和持久性。”

“唯一”表示範圍的副詞,簡明有力地說明人類語言采用聲音作為手段,有很多優點,而不足之處隻有一點。

(重點難點)

一、結構

本文是從幾個方麵說明一種事理,全文三個段落既相對獨立,又連成一體。

第1段:說明人類的語言是區別於其他動物的標誌之一。

第2段:說明人類語言的特點是能用變化無窮的語言,表達變化無窮的意義。

第3段:說明人類語言用聲音作為手段,才得到前程萬裏的發展。

二、內容

重點理解人類語言的特點。

人類能“隨機應變”地把語言分析。

能用無人類成若幹音素,又把音素組合成音節,窮的語語言再把音節連綴起來,表達意思言,表的人類能夠分析外界事物及其變化,達變化點形成意念,一一配以音節,然後綜合無窮的運用,表達各種複雜的意思意義。

三、寫作

比較說明法:通過與另一事物的比較來說明事物的方法。有比較才能鑒別。事物的特征往往可以在同另一事物的比較中顯現出來。

本文多處采用比較說明的方法,把抽象的事理一一具體化。現舉三例。

19.短文兩篇

其一治學的秘訣

這是一篇雜文,文中用一首詩引出論題(治學的秘訣),然後從正反兩方麵舉例、分析,最後得出一個結論:治學要養成嚴肅、嚴格、嚴密的科學素養,鍛煉精益求精的科學態度,才能獲得成功。

(基礎知識)

一、詞彙

1.單純詞

殊:不同、差異。如“異種何來首尾殊”。渠:原是人工開鑿的水道,這裏是代詞“他”。如“驅遣風雷不徑渠。”

鰭:魚類的運動器官,由刺狀的硬骨或軟骨支撐薄膜構成。如“遊在最前邊的一條奇特的朱身單尾鰭金魚”。

古稀:指人七十歲。如“年逾古稀的童教授憑著平時練就的過硬基本功”。

疏忽:忽略,粗心大意。如“真是一時疏忽,後功盡毀”。

座右銘:寫出來放在座位旁邊的格言。如“這句話當成為科技人員的座右銘”。

1.合成詞

並列式合成詞

娘戲:遊戲、玩耍。

倒塌:倒下、陷落。如“一座大壩、一棟大廈在建築計算上發生錯誤,就會倒塌”。

呈現:顯出、露出。如“在顯微鏡下就會呈現極大的擺動”。

導致:引起。如“一個微小部件失靈,可能導致耗資億萬的試驗項目的失敗”。

偏正式合成詞

怪胎:奇怪的幼體。如“它既不是雜交生產的後代,也不是偶然的怪胎”。

秘訣:能解決問題的不公開的巧妙辦法。如“治學的秘訣”。

素養:平日的修養。如“養成嚴肅、嚴格、嚴密的科學素。

端倪:事情的眉目,頭緒。如“細心的人則抓住不放,以此為追求新發現的端倪”。

軌道:物體運動的路線,多指有一定規則的。如“宇宙飛行器的軌道計算出現誤差,宇航員就再也無法返回地球”。

二、語句語法分析

1.“現代科學技術的飛速發展,對科學的嚴密性、工作的精細程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這是一個比較複雜的單句,句子的主幹是:飛速發展出。

2.這時,隻要手稍微顫抖一下,在顯微鏡下就會呈現極大的擺動,甚至會使那嬌小的生命死亡。”

這是一個二重複句,複句的層次劃分和層次之間的關係是:這時,……顫抖一下,(條件)在顯微鏡……極大的擺動,(遞進)甚至會……生命死亡。

3.“精益求精的科學態度,已經不僅僅是獲得科研成果的前提,而且是從事現代科學研究的基本要求。”這是一個遞進複句,說明科學研究應具有精益求精的態度。

(重點難點)

一、結構

本文以“引出論題、分析論題、得出結論”安排結構,全文可分為三個部分。

第一部分(第1、2段)用一首詩作開頭,由“童魚”引出論題一一治學的秘訣。

第二部分(3~5段)從正反兩方麵舉例分析論題。

第三部分(第6段)得出結論一一治學要養成嚴肅、嚴格、嚴密的科學素養,具有精益求精的科學態度,才能獲得成功。

二、內容

論點是作者對所議論的問題所持的見解和主張。論點要正確、鮮明。論點怎樣提出,要根據議論問題的需要而定。有的文章,題目就表明了論點;有的文章,開頭提出了論點;有的文章,在結尾歸納出論點;也有的文章,在中間提出論點。《治學的秘訣》,這篇文章的論點在結尾,即“立誌為四化建設作貢獻的科學工作者,必須從一點一滴開始,養成嚴肅、嚴格、嚴密的科學素養,具有精益求精的科學態度,這應是終身必備的高貴品質”。把這些話加以概括可成為:(治學的秘訣)就是要養成嚴肅、嚴格、嚴密的科學素養,具有精益求精的科學態度,才能獲得成功。

三、寫作特點

論證是運用論據來證明論點的方法,是論點和論據之間的邏輯聯係紐帶。本文運用多種論證方法。“古語說:‘天下之事,必作於細。’”這裏引用古語證明“治學要有嚴謹的態度”。文中還用格言、名句來證明論點。“一個微小部件失靈,可能導致耗資億萬的試驗項目的失敗;宇宙飛行器的軌道計算出現誤差,宇航員就再也無法返回地球;一座大壩、一棟大廈在建築計算上發生錯誤,就會倒塌,造成嚴重損失。”用例證證明“治學要有精益求精的精神”。“科學研究中,在同一現象麵前,粗心的人不以為然,或視而不見;細心的人則抓住不放,以此為追求新發現的端倪”。對比論證,證明“科學研究的兩種不同態度”。

(基礎知識)

一、詞彙

1.並列式合成詞

依仗:依靠。如“或者依仗一次良機”。

淵博(學識)深而且廣。如“作者在書中所表達的那種深刻的思想和他那淵博的學識”。

嫁煉:熔化煉製。如“你隻有將它們打碎並熔煉,才有可能化石為金”。

思索:思考探求。如“你的熔爐就是你那善於思索的大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