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礎知識)
一、詞彙
1.單純詞
稱:測定重量,此指購買。如“稱回二斤麵來”。
捏:用手指把軟東西弄成一定的形狀。如“捏上幾個窩窩,等爹回來好吃”。
熬:忍受。如“指望著熬過這一關”。
霹靂:雲和地麵之間發生的一種強烈雷電現象。如“猛聽到喜兒頂租子,好比晴天打霹靂”。
奔跑:走路不穩。如“娘跑:走下”。
2.合成詞
並列式合成詞
焦慮:著急優慮。如“爹怎麼還不回來?(焦慮地)唔。”
畏縮害怕而不敢向前。如“楊白勞(一麵畏縮地看四周,一麵打門廣。
簡陋(房屋設備等)簡單粗陋。如“屋中簡陋,內有一灶”。
羞濕(義把自):難為情,態度不自然。如喜兒羞澀又撒嬌地一扭身廣。
償還:歸還(所欠的債)。如“因家貧無法償還”。
支配式合成詞
示意:用表情、動作、含蓄的話表示意思。如“黃世仁向穆仁智示意”。
屯門:堵著門。如“大雪屯門十幾天,家裏沒柴沒米”。
二、語句語法分析
1.“我們少東家叫你去一趟。”
這是一個兼語句。句子成分劃分是:我們少東家去一趟。
2.“我們少東家叫我到佃戶楊白勞家去給他辦一件事。”這是一個複雜單句,謂語部分由一個兼語短語套上一個一連動短語組成。句子成分的劃分是:我們少東家叫卷到佃戶楊白勞家裏去給他辦一件事。
3.“你先不要著急,隻要等上個好年月,咱就準給孩子們辦。”
這是一個二重複句。複句層次劃分和層次關係說明是:你先不要著急(因果)隻要等上個好年月,(條件)咱就準給孩子們辦。
4.“你要帶來了的話,那就當麵交錢,立地勾帳;要沒帶來,那出去想個辦法,叫穆先生陪你走一趟。”
這是一個三重複句。複句層次劃分和層次關係說明是:你要帶來了的話,(假設)那就當麵交錢,(承接)立地勾帳;(並列)要沒帶來,(假設)那出去想個辦法,(承接)叫穆先生陪你走一趟。
(重點難點)
一、劇情、人物
《白毛女》共有五幕,劇情梗概是:
楊白勞從外麵躲債後回家,本想與喜兒一起過大年夜,卻被穆仁智騙去黃世仁家。黃世仁以威逼手段強迫楊白勞以喜兒抵債。楊白勞抗爭不過,在無可奈何之下自殺。喜兒被逼到黃家備受摧殘。她滿含仇恨逃出黃家,在深山裏被苦難折磨成“白毛女”。共產黨八路軍解放了楊格村,喜兒終於在“太陽底下把冤申”,由“鬼”變成人。
楊白勞的思想性格:
勤勞:種了財主黃世仁六畝地,風裏來,雨裏走。挑著擔子賣豆腐。
善良忠厚挨凍受餓,我也能忍耐。這麼冷的天,你一個人上山去打柴了?”“扯下二尺紅頭繩,給我喜兒紮起來。”“是少東家……對。叫咱們過個平安年。”
膽小軟弱:苦苦哀求,下跪,哀號地:“少東家,這可不行啊!”“猛聽叫喜兒頂租子,好比晴天打霹靂!少東家我求你……我求求少東家大發慈悲。”
抗爭:“少東家,不……可不行啊……”“老天單殺獨根草,大水盡淹獨木橋。我……我……我找個說理的地方去!”
二、寫作特點
戲劇是一種綜合藝術,它借助文學、音樂、舞蹈、美術等手段塑造舞台藝術形象,揭示社會矛盾,反映現實生活。根據藝術形式和表現手法,戲劇分為話劇、歌劇和舞劇。劇本是戲劇的主要組成部分,劇本必須有集中、尖銳的矛盾衝突,劇本的情節結構包括開端、發展、高潮和結尾,劇本裏還有一些說明性的文字等。
歌劇以歌唱藝術為主要表現手法。《白毛女》以歌唱為主,兼用道白和對話作重要的輔助手段。唱詞講究韻律,富有鮮明的節奏感;唱詞運用多種修辭手法,增強藝術效果。劇中的唱詞表達了人物的思想感情和性格特征,激化了戲劇衝突,推動了情節發展。楊白勞上場的一段唱詞“十裏風雪一片白,躲帳七天回家來,指望著熬過這一關,挨凍受餓,我也能忍耐”,有情有景有個性。楊白勞被動地躲,艱苦地熬,還準備在這種景況下“忍耐”下去。一個被苦難折磨的善良而又軟弱的農民形象展現在觀眾麵前。這段唱詞安排在楊白勞上場又未進家門的時刻,上連著喜兒“盼爹”的情節,下接父女過年那令人辛酸的短暫歡愉的情景,既表現了人物性格特征,又烘托了劇情氣氛。楊白勞和喜兒的一段對唱:“(喜)門神,門神騎紅馬楊貼在門上守住家;(喜)門神,門神扛大刀“楊大鬼小鬼進不來合哎,進呀進不來!”運用擬人、反複、雙關修辭手法,表現出舊社會農民企盼過和平安寧生活的願望,說明地主老財是一群麵目吃人的“魔鬼”。穆仁智上場時“討租討租,要帳要帳”的唱段和黃世仁上場時“花天酒地辭舊歲,張燈結彩過除夕”的唱段,運用對比手法,把狗腿子與惡霸地主的不同身分和醜惡靈魂表現得人木三分。
12.《陳毅市長》選場
《陳毅市長》塑造了無產階級革命家陳毅同誌的藝術形象,歌頌了共產黨人的髙尚品賡和優良作風。課本中節選的第五場,表現了陳毅同誌重視科學,尊重人才,善於做人的思想工作的優秀品質。
(基礎知識)
一、詞彙
1.並列式合成詞
聘請:請人擔任職務。如“市政府決定聘請齊先生主持籌劃”。
趨訪:前去拜訪。如“這次我趨訪貴宅”。
建樹:建立(功績)。
耽擱:停留、拖延。如“我馬上要趕到發電廠去,連三秒鍾也不能耽擱”。奉告:告訴,表示敬詞。如“三分鍾已到,改日再來奉告”。
2.支配式合成詞
秉燭:拿著蠟燭,此指在燈光下。如“我們可以秉燭夜談”。
解嘲:用語言或行動來掩飾被別人嘲笑的事情。如“齊仰之解嘲地大笑”。致力:把力量用在某個方麵。如“致力於化學四十餘年”。
枉駕:稱對方來訪自己,敬辭。如“陳市長一片赤誠,枉駕來訪”。
二、語句語法分析
1.“我以為,齊先生雖是海內聞名的化學專家,可是有一門化學齊先生也許一竅不通。”
這是一個複雜單句,句子的賓語由一個轉折複句充當。句子成分的劃分是:莖以為,齊先生雖是海內聞名的化學,(轉折)可是對有一門化學齊先生也許一竅不通。
2.“我專程來拜訪齊先生,也是為了工作。”
這是一個目的複句,前一個分句表示行動,後一個分句說明目的。
3.“這次我趨訪貴宅,一是向齊先生問候,二是為了談談本市長對齊先生的一點不成熟的看法。”
這是一個二重複句。複句層次的劃分和層次的說明是:這次我趨訪貴宅,(目的)一是向齊先生問候,(並列)二是為了談談本市長對齊先生的一點不成熟的看法。
(重點難點)
一、劇情、人物
話劇《陳毅市長》,全劇共十場,各場獨立成章,都有一個相對完整的故事情節。全劇的故事梗概是:
陳毅同誌率領解放大軍進入上海,提出了“到了上海之後,究竟是上海把我陳毅染黑,還是我陳毅上海染成個紅彤彤的”問題。他依靠工人階級,教育資本家,團結知識分子,恢複發展生產,發展科學文化事業,整頓黨政作風,終於戰勝種種困難,“把上海染成紅彤彤”的世界。他又清醒地認識到接受成功考驗的重要意義,在勝利麵前依然保持共產黨員的本色。劇中成功地塑造了一個偉大而又平凡的革命家形象。
節選的第五場,通過陳毅同誌夜訪化學家齊仰之,說服他主持籌建全國第一家盤尼西林藥廠的故事,表現了陳毅同誌重視科學,尊重人才,善於做人的思想工作的優秀品質。
二、寫作特點
戲劇必須有矛盾衝突,這場戲的矛盾衝突是圍繞一張字條進行的。齊仰之多年堅持條子上寫的“閑談不得超過三分鍾”的規定,與陳毅同誌剛談話,就提示“還有兩分半鍾”。後來同意“可以延長片刻”,表示“不受三分鍾之限”,“今日可破此一例”,直到30分鍾已過仍要求陳毅“現在就談”,還要“秉燭夜談”。最後把那張“閑談不得超過三分鍾”的條子,撕得粉碎,態度發生了徹底變化。這些地方體現了矛盾衝突的產生、發展、變化和解決,標誌著人物思想感情的變化。
戲劇的語言要求能夠充分表現人物的性格、身份和思想感情。這場戲的語言富有個性化。齊仰之的語言反映出他有清高、固執和不問政治的一方麵,另一方麵有求知的熱情和為國效力的精神。陳毅的語言表現出他有博大的胸懷和豪爽、機智、幹練的品格。現用圖解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