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青紗帳一一甘蔗林》

詩的第1節是詩的總括,說明了青紗帳和甘蔗林的密切關係,表達了詩人對青紗帳和甘蔗林的深厚感情。“看見了甘蔗林,我怎能不想起青紗帳”,這說明了甘蔗林和青紗帳在詩人的心中具有十分密切的關係“北方的青紗帳啊,你至今還這樣令人神往”,這說明青紗帳留給詩人的印象是十分深統,抒了對老一代永葆革命青春,新一代健康成長,新老兩代並肩戰鬥,建設和保衛祖國的讚頌之情。

10.海燕

(基礎知識)

一、同義詞

凡意義相同或相近的詞都叫同義詞。漢語的詞彙非常豐富,有人做過統計,表示“死”這個意義的詞,在漢語中就足有幾十個。麵對這些同義詞,在選詞造句時,我們必須仔細地推敲潤色,才能做到準確地表情達意。

學習同義詞,不僅要弄清這些詞之間的相同點(共性),尤其要學會辨別它們之間的不同點(細微差別)。常用的辨別方法有以下幾種:

1.從詞義的輕重上去辨別。

2.從詞所指範圍的大小上去辨別。

3.從詞的感情色彩上去辨別。

4.從詞的語體色彩上去辨別。

5.從詞的搭配習慣上去辨別。

以上五種方法理解起來比較容易,不必展開闡述。餘下三種,我們舉例加以說明。

6.從詞的內部結構去辨別。這是就部分雙音節的同義詞說的。這些詞,往往有一個音節相同,另一個音節不同。我們可以從那個不同的音節所代表的語素上看它們的區別。例如周密“嚴密”和“精密”,都有個“密”宇,都有表示事物的組織和結構緊密、完備的意思。它們的區別就在那個不同的構詞成分語素上。“周密”著重於“周”,有“周到”的意思;“嚴密”著重於“嚴”,有“嚴格”的意思;“精密”著重於“精”,有“精致”的意思。

7.從詞義的具體和概括的不同去辨別。有些同義詞雖然都是指同的事物,但有的所指的是具體的或個別的,有的則專指概括的或集體的。例如:“樹”和“樹木”,“紙”和“紙張花”和“花丼”,“湖”和“湖泊書”和“書籍”等,這五對同義詞,前者一般是具體的、個別的,後者則一般是指概括的或集體的。

8.從詞性和句法功能的不同去辨別。如:“阻礙”和“障礙”都有阻擋、妨礙事物發展和進行的意思,但“阻礙”是動詞,在句中一般做謂語;而“障礙”是名詞,在句中一般做主語或賓語。它們的詞性和句法功能都不一樣。

《海燕》中的“飛翔”“飛舞”“飛竄”三個詞屬於同義詞,都是表示鳥的動作的,我們辨別它們的細微差別:“飛翔”是指“盤旋地飛飛舞”是指“輕快而有節奏地飛”,“輕捷而勇猛地飛”。兩個詞的細微差別是在語意的輕重上。《海燕》先用“飛翔”一詞,再用“飛舞”一詞,從“飛翔”到“飛舞”,力度逐漸加大,準確地表現了海燕越戰越勇、越戰越強的進程。而“飛竄”則是“亂跑”的意思,貶義詞,與“飛翔”“飛舞”在感情色彩上有區別。它準確地反映了海鷗畏怯的本質。“掩藏”與“躲藏”可用第6種方法一一從詞的內部結構去辨別。這對同義詞,相同音節、語素所表達的意思是表示隱蔽的動作。我們可以從那個不同的音節所代表的語素對它們加以區別。“掩藏”的“掩”和“躲藏”的“躲”,都是表示要“達到隱蔽的目的”而使用的手段,前者是表示利用遮掩、掩飾的手段,後者是表示利用避開的手段。海鷗、企鵝都害怕革命,這就決定了它們都要“藏”。但海鷗象征那些戴著不大滿意沙皇製度的假麵具以博取群眾信任,而實際上害怕革命的人掩藏戳穿了他們的假麵目。企鵝象征著根本不敢參與鬥爭的“膽怯的立憲民主黨人”,這“躲藏”一詞就把他們逃避激烈鬥爭的醜態勾畫出來了。

二、標點符號

我們將標點符號的用法概括如下

1.點號表示停頓的時間由短到長依次為頓號、逗號、分號(冒號)、句號(問號、感歎號

2.問號、感歎號除去表示“說話時的語氣”之外,它們表示句子已完成,與句號相同。

3.引號、省略號和破折號

(1)引號

表示直接引用原文、原話、熟語。

表示特定稱謂或強調。

表示否定或諷刺。

(2)省略號

表示文中省略的部分。

表示話語的繼續。

表示思維的進行或跳躍。

表示心情的矛盾。

(3)破折號

表示對前文的注釋和補充。

表示遞進或轉折。

表示聲音延長。

表示插話或中斷。

《海燕》中多處使用了破折號和省略號。例如詩中“海鷗在暴風雨來臨之前呻吟著,呻吟著,……”句中的破折號表示聲音的延長。這一標點的準確使用連同“呻吟”一詞所表示的意思,共同完成了對“海鷗”懼怕革命、假革命的醜態的揭露。

“蠢笨的企鵝,膽怯地把肥胖的身體躲藏在懸崖底下……隻有……”這句中的省略號是表示思維的進行、跳躍。

“狂風吼叫……雷聲轟響……”省略號表示吼叫繼續著,轟響繼續著。

三、關於本課的體裁和作者

1.本課的體裁

《海燕》是一首散文詩,我們很少接觸這種體裁。縱觀中學六年的語文教材,隻有這一課書是屬於這類體裁。散文詩屬於詩的範疇,它形式上是散文一沒有分行,而意境、情趣、節奏像詩。

2.作者高爾基,著名無產階文學家。他生於1868年,1936年逝世。出身於木匠家庭,四歲喪父,十歲就為生活所迫走向社會,到處流浪。他當過鞋鋪學徒、輪船雜役、麵包工人和更夫,備嚐人間苦難,他親眼看到俄國勞動人民在沙皇統治下所遭受的種種壓迫和剝削,為他的創作提供了堅固的生活基礎和豐富的題材。他的代表作有著名的長篇小說《母親》,自傳體三部曲《童年》《在人間》《我的大學》和劇本《小市民》等。

(重點難點)

一、象征手法的運用及其本文的象征意義

這首散文詩的思想是通過象征的方法表現出來的。在使用“象征”這一概念時,有人常常把它與比喻混為一談。這是因為兩者有共同點。比喻,喻體和本體之間有相似點;象征,象征體和本體之間也有相似點。但它們畢竟是有區別的,是兩個概念,是屬於兩個不同範疇的東西。比喻是修辭範疇裏的一種修辭手法;象征是文藝創作範疇裏的一種表現手法。從表現形式說,比喻主要表現在造句上,它往往是一句話或幾句話;而象征主要表現在篇章上,它往往是一段、幾段話甚至是全篇。從作用說,比喻的目的是把事物說得通俗易懂,形象生動,便於人們理解和感受;象征是拿具體、形象的事物去表現人的品質或社會現象的本質,目的是激發人們的情感,深刻認識這些本質特征。《海燕》就是借海燕這一黑色的精靈的形象,歌頌革命者英勇無畏的鬥爭精神,激發人民的鬥爭熱情,去迎接偉大的革命鬥爭。、

今後我們在運用象征這一藝術手法時,如何使象征體和本體構成相似呢?簡而言之就是:始於形似,止於神似;不拘泥於形似,著意於神似。

二、詩的結構與內容分析

這首詩共分三部分。

第一部分由開頭至“在泛起白沫的大海上飛翔”。這部分共六段,前三段寫環境暴風雨即將來臨,寫海燕一一髙傲地飛翔。飛翔的動作分解來加以描寫。“碰”,寫它勇敢低飛,“衝”,寫它迅疾高翔,表現海燕渴望暴風雨到來的快樂心情和英勇無畏的氣概。後三段寫它海鳥(海鷗、海鴨、企鵝象征俄國第一次革命前夕形形色色的假革命和革命者驚慌失措。

這一部分,象征意義已在對象征體的具體描寫中得到揭示。大海與烏雲對立,象征著革命力量與反動集團對峙的局麵。海燕象征英勇無畏的俄國無產階級革命先驅者。

第二部分由“烏雲越來越暗”至“是的,遮不住的!”寫景展示了海燕活動的大背景,是為了寫海燕在惡劣的環境中頑強搏鬥。這一部分重點描寫暴風雨迫近時,海燕劈風擊浪積極戰鬥,以其歡樂的心緒,必勝的信念,迎接暴風雨的到來。

第三部分由“一堆堆烏雲”至結束。描寫狂風、雷、烏雲、閃電的氣焰(火焰燃燒)、氣勢(吼叫、轟響)之囂張,但最終還是被大海戰勝了。這一描寫象征無產階級必勝,沙皇反動勢力雖然氣焰囂張,最終必將被人民革命的汪洋大海所吞沒。“暴風雨!暴風雨就要來啦!”這裏運用反複的修辭方法,表現海燕作為報訊者的極度歡快興奮的心情。

通過分析,不難概括出第三部分的層意:描繪暴風雨來臨時的景觀,反複抒發海燕呼喚暴風雨的戰鬥豪情。

11.《白毛女》選場

《白毛女》選場(第一幕前兩場),一方麵反映出了舊社會農民貧困悲苦的境遇,另一方麵反映出了地主階級驕奢淫逸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