鐳的母親(2 / 2)

經過四十五個月的辛勤工作,居裏夫婦終於在一九〇二年提煉出了十分之一克的鐳,並且初步測定了它的原子量,還確定它的放射性比鈾強兩百萬倍。

鐳的發現和提煉成功,轟動了全世界。第二年六月,居裏夫人獲得了物理學博士學位。同年十一月,居裏夫婦獲得了倫敦皇家學會的最高獎賞——戴維獎章。一個月後,他們又獲得了諾貝爾物理學獎獎金。

一天,瑪麗的一個女朋友到她家做客,看到她的小女兒正在玩弄那枚金質的戴維獎章,不由大吃一驚。

“哎呀,居裏夫人,這獎章代表著極高的榮譽,您怎麼能讓孩子玩呢?”

瑪麗笑了笑說:“我是想讓孩子們從小就知道,榮譽就像玩具,隻能玩玩而已,絕不能永遠守著它,否則將一事無成。”

不久,人們公認鐳在醫學上具有重要價值,好幾個國家在計劃提煉鐳,但技師們都不知道提煉它的方法。一天,從美國寄來了一封信,居裏讀後對他的夫人說:

“美國技師請求我們提供提煉鐳的方法。”

“你看怎麼回答呢?”

“有兩種選擇:一種是毫無保留地敘述我們的研究成果,包括提煉方法在內……”

“是啊,”瑪麗做了一個讚成的手勢,“當然這樣囉!”

“另一種是我們去領取這種技術的專利執照,以確定我們在世界各地造鐳業上應有的權利。”

瑪麗想了幾秒鍾,然後嚴肅地說:“不行,這是違反科學精神的。”

居裏故意說:“你知道嗎?這種專利代表很多的錢,而且可以使我們有一個好的實驗室。”

瑪麗馬上拒絕說:“物理學家總是把研究成果全部發表的。我們的發現不過偶然有商業上的前途。我們不能從中取利。再說,鐳在治療疾病上有用處,我們更不能借此求利。”

居裏點點頭,說:“是的,我們不能這樣辦,因為這是違反科學精神的。我馬上寫信給美國技師們,把他們要的向他們說明。”

居裏夫婦有著獻身於科學的共同宏願。可是非常不幸,一九〇六年四月的一天,居裏在橫穿馬路的時候,被一輛載貨馬車撞倒,當場失去了寶貴的生命。

一個月後,瑪麗忍住悲痛,接受了巴黎大學打破常規的聘請,以代理教授的身份,繼續講授居裏的講座。兩年後,她成為巴黎大學第一位實任女教授,講授當時世界上最新的一門科學——放射學。她還繼續進行放射性元素的研究。一九〇七年,她提煉出了純鐳,精確地測定了它的原子量。一九一〇年,又進而分析出純鐳元素,由此測出了鐳元素的各種性質。

一九二〇年五月,一位美國女記者訪問了瑪麗。當談起美國的時候,瑪麗非常清楚地說起,美國什麼地方存放有多少克的鐳。

“那麼法國有多少呢?”女記者問。

“我的實驗室隻有一克鐳。”

“您隻有一克鐳?”

“我?不,那不是我的,我一點也沒有。這一克鐳是屬於我的實驗室的。”

“如果您申請專利,馬上能成為非常富有的人,當然也會有鐳。”

“不,鐳是一種元素,它是屬於全世界的!”

“假如把世界上所有的東西任您挑選,您最需要什麼?”

“我最需要一克鐳,以便繼續我的研究。但它的價格太高了,我買不起。”

那時,一克鐳的市價是十萬美元。這是一個相當高的金額。女記者非常感動,決定為瑪麗募捐這筆錢,購買一克鐳送給她。一年後,湊足了這筆錢,買了一克鐳,由美國總統親自向瑪麗轉交。

在舉行贈送儀式的前夜,瑪麗看了贈送證書後當場說:“這個文件必須加以修正。美國贈給我的這一克鐳,應該永遠屬於科學。如果照證書上的說法,那麼在我死後,它就成為私人也就是我女兒們的財產。這是絕對不行的。”在她的堅持下,當晚找來了一名律師,對證書做了修改。

瑪麗是法國科學院第一位女院士。由於發現了鐳以及在研究放射學方麵的巨大貢獻,使她成為一位具有世界聲譽的科學家。她一生中兩次獲得諾貝爾獎金,接受了七個國家二十四次獎金和獎章,擔任了二十五個國家的一百多個榮譽職位,被人們譽為“鐳的母親”。由於長期接觸鐳射線,使她的健康遭到嚴重損害。一九三四年七月,這位發現鐳的女科學家與世長辭。

(段萬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