壯誌淩雲(2 / 2)

痛苦去換取奴隸的服役;

我寧願被縛住在崖石上,

也不願做宙斯(眾神之父)的忠順奴仆。

這是普羅米修斯的豪言壯語,馬克思完全引用了過來。

他把論文送到耶拿大學哲學係。耶拿大學審閱了以後,授予馬克思哲學博士的學位。這時,他隻有二十三歲。

到了第二年,德國西部的科隆創辦了一張報紙,叫《萊茵報》。十月,馬克思應聘做這家報紙的主編。

這時,普魯士的萊茵省議會,正在討論“林木盜竊”問題。原來,德國西部有著大片的森林和草地,過去都是居民們共同使用的。後來,貴族地主把它霸占起來,成了他們的私有財產。農民們想去森林拾些枯枝當柴燒,孩子們想到草地上拾些野草莓吃,都被議會認為是“盜竊”,要用法律來懲罰。馬克思大為不平,在《萊茵報》上寫了許多文章抨擊專製的普魯士政府。這些文章深受人們的歡迎,《萊茵報》的發行量直線上升。十月份訂戶隻有八百多戶,到了十二月,竟達三千四百戶。

革命聲音的傳播,使專製的普魯士政府大為驚恐。他們下令查封《萊茵報》。馬克思憤然辭去主編職務,於一八四三年深秋到達巴黎。

馬克思經常到工人家裏做客,並時常參加工人的秘密會議,透徹地了解到工人們的思想和要求——消滅私有製。從此,馬克思真正地體會到,共產主義絕不是什麼抽象的理論,而是具體的現實的行動。

一八四四年二月,馬克思和人合辦一個雜誌——《德法年鑒》。普魯士專製政府一聽到馬克思的名字,馬上說《德法年鑒》犯了“預謀叛國和侮辱國王”的大罪,不準進口。他們派了大批軍警,到萊茵河的航船上,到德法的邊境線上,搜出了好幾百本《德法年鑒》,一概加以沒收。這個雜誌受到重重打擊,隻出了一期,就停刊了。

但是,《德法年鑒》已經為革命播下了星星之火。馬克思在這個雜誌上發表的《〈黑格爾法哲學批判〉導言》一文中,斬釘截鐵地寫道:

批判的武器當然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物質力量隻能用物質力量來摧毀;但是理論一經掌握群眾,也會變成物質力量。

馬克思的意思是說:革命理論必須同無產階級的革命鬥爭結合起來,才能在消滅剝削階級舊製度的鬥爭中取得勝利。並且指出,隻有無產階級,才是消滅剝削階級舊製度的唯一階級。因而,這文章是對舊世界的一封宣戰書,是摧毀舊世界的一篇戰鬥檄文。

一個壯誌淩雲的青年,終於成長為無產階級革命的偉大戰士和導師。

(顧漢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