達爾文是一個人的名字,但又是一種甲蟲的名稱。甲蟲為什麼要取人的名字?這裏有一段奇妙的故事。
一個大學生剝開一棵老樹的皮,發現兩隻奇特的甲蟲,馬上左右開弓抓在手裏。突然,樹皮裏又跳出一隻甲蟲,他迅即把手裏的甲蟲藏到嘴裏,去抓第三隻。嘴裏的甲蟲憋不住了,放出辛辣的毒汁,把這大學生的舌頭也蜇麻了。
這個大學生就是達爾文。人們為了紀念他發現這種罕見的甲蟲,就把它命名為“達爾文”。
查理·達爾文一八〇九年生於英國。父親是一個著名的醫生,很希望自己的兒子也做醫生。但是,達爾文從讀中學起,就整天喜歡打獵、養狗、捉老鼠。進醫科大學後,又成天去收集動植物標本。父親沒法可想,把他送進神學院,叫他每天學神學、讀《聖經》。可是,達爾文卻經常溜到野外去采集標本。上麵那個故事,就是在他讀大學時發生的。
一八三一年,達爾文大學畢業。按照他的專業,可以進教會做一個牧師。然而,他不要牧師的優厚待遇,為了研究動植物,經人推薦,以“博物學家”的身份,自費搭船,登上“貝格爾”號海軍勘探艦,進行艱苦的環球考察。
“訇通!”一個海浪打來,船在波濤中一上一下顛簸著。達爾文第一次出海,頭暈得厲害,吃下去的東西全吐出來了,胃痛得像被撕破一樣。好心的水兵勸他躺下休息,可是達爾文卻拿了一張網,一步一搖地走到甲板上,把它掛在船尾下麵,收集大海裏的小動物。接著,他又在艙裏把這些動物製成標本,並用文字記錄下來。他實在痛極了,隻能一麵寫,一麵用左手使勁地按著自己的胃部。
“達爾文先生,艦長請您到甲板上去!”一個水兵進來通報說。
達爾文頭暈得厲害,隻能搖搖晃晃地掙紮著爬上去。
“這是什麼灰塵?”艦長掌心裏握著一把灰塵,問達爾文道。
“熔岩灰。”達爾文看了看之後肯定地回答。接著,他反問艦長道:“哪裏來的?”
“是強烈的西南風把它吹上桅杆的。”
“噢,一定是從南美洲吹來的,”達爾文頓了一頓,堅定地說,“讓我上去再取一些來。”說著,他攀住桅杆向上就爬。
艦長急得滿頭大汗。在大海裏,爬上桅杆是極危險的事,而且達爾文首次出海,還在暈船呢!他馬上向站在身邊的一個上尉軍官下達命令:“你也爬上去,保護他!”
達爾文以驚人的毅力,爬到桅頂,抓了一大把熔岩灰下來,直往他的工作室跑去。
當艦長走進達爾文工作室的時候,隻見他正用顯微鏡仔細觀察熔岩灰,嘴裏不住地說著:“你來看啊,有許多小動物呢!是南美洲吹來的……”他的一隻手還在緊緊地按住胃部。
一八三二年一月,船停泊在大西洋中佛得角群島的聖地亞哥島。水兵們都去考察海水的流向。達爾文和他的助手科文頓背起背包,手拿地質錘,爬到山上去收集岩石標本。
一路上,達爾文把各式各樣石頭敲下來放進背包,這裏有黑色的,白色結晶的,還有中間夾著一束花紋的……石子的花色可多呢!
“達爾文先生,這些亂七八糟的石頭,到底有什麼用?”助手好奇地問。
“你看,石頭是有層次的,每層石頭裏有著不同的貝殼和海生動物的遺骨,它能告訴我們不同年代的生物呢!”達爾文耐心地解釋說,“千萬不能讓有價值的資料溜掉啊!”
助手佩服達爾文的好學精神,高興地替他收集各種動物的化石。每天夜裏,達爾文把收集的石塊貼上標簽,寫下收集的經過。
一八三二年二月底,貝格爾艦到達巴西,達爾文上岸考察。他走遍荒無人煙的熱帶森林,勇敢地在毒蛇和猛獸旁邊穿過。有時頂著炎熱的太陽,有時又冒著大雨,終於采集了許多古生物的化石。
一次,他走進了一座深山,看見幾隻黃蜂圍著一隻蜘蛛,把它蜇得半死,然後把蜂卵產在蜘蛛的身體裏。“啊!你來看啊,”他興奮地招呼他的助手,“你看,這蜘蛛很快就要成為小黃蜂的點心了!”他的助手看到黃蜂的這種養育幼蟲的特殊方法,感到驚訝不已。
又一次,達爾文走到一片大沙漠。他問當地的高卓人:“這裏有什麼特殊的動物和植物嗎?”高卓人想了一想說:“這裏的鴕鳥很奇怪,總是許多雌鳥集體下蛋,叫雄鳥去孵蛋,然後這些雌鳥再到別處去集體下蛋。”於是,達爾文和他的助手走進無邊無際的沙漠,花了好幾天時間去觀看鴕鳥下蛋的情況。一天達爾文弄清楚了,高興地對助手說:“你看,雌鴕鳥三天下一個蛋,一次連續下十多個,總共要一個多月。這裏天熱,隔一個多月,蛋不是要臭掉嗎?所以,它們就集體下蛋,叫雄鳥去孵。”這樣,達爾文又增長了許多前人從來不知道的生物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