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2008年全球經濟由於金融危機增長乏力,但中非貿易在新世紀仍然保持快速增長態勢。據中國國務院新聞辦公室於2013年8月發布的《中國與非洲經貿合作(2013)白皮書》,自2009年以來,中國連續超越美國,保持非洲第一大貿易夥伴國的地位。2012年,中國與非洲貿易總額達到1984.9億美元,是2000中非合作論壇初創時的將近20倍。

上圖 :1963 年 12 月 13 日至1964年2月5日,周恩來以總理身份在陳毅副總理等陪同下,率領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代表團第一次踏上正在覺醒的非洲大陸。圖 /CFP

下圖:坦讚官員在兩國交界處鋪設鐵軌。1970 年 10月動工興建,1976 年 7 月全線完成。沿線地形複雜,線路需跨越裂穀帶。由中國、坦桑尼亞和讚比亞三國合作建成。圖 /CFP

中國在非洲的經濟合作是涉及多個方麵,其中最為人關注的,是實現中國資源和能源進口的多元化。中國從1992年開始進口非洲原油,從當年的50萬噸增長到2010年的7085萬噸,近年來,來自非洲的原油約占中國原油總進口量的30%。

這一定程度上源於中非合作論壇取得的積極成效,近年來,“X+非洲峰會”盛行一時。亞洲和非洲間有“韓非論壇”“印度—非洲國家領導人峰會”“非洲發展東京國際會議”等,歐洲和非洲間則有歐非峰會、歐非議會對話等。

去年6月底7月初,奧巴馬對塞內加爾、坦桑尼亞和南非三個非洲國家進行為期一周的訪問,奧巴馬也開始強調美國對非洲的重視程度在上升。在其首個總統任期內,奧巴馬總共隻在非洲呆了20個小時,於2009年曾在加納停留。但戰略重點放在亞洲的奧巴馬政府,此番在非洲的一周裏,其絕大多數時間都花在安全和反恐上。

與中非貿易額近十年來保持20%以上的高增長率形成反差的是,非洲對歐美國家的貿易占比不斷下降。2005年,非洲對歐洲和美國貨物出口占全部出口比重分別為43%和21%,而到2010年,這兩個數字分別降低到36%和17%。

出現上述反差,全球金融危機和歐洲債務危機是最直接因素。從另一個角度看,也體現出中國在對非經貿中的競爭優勢。在對非援助和對非經貿合作中,和西方相比,中國很不一樣的地方就是,中國從不附加政治條件,就是為了促進當地的發展。

日本或是最直接的競爭對手

“總體上來說,中國在非洲的影響力處於上升的趨勢。不過,非洲跟歐美的關係依然是強大的,他們是傳統的貿易夥伴,其經貿聯係還是很緊密的。歐洲列強過去是非洲很多國家的宗主國,非洲在語言上、文化上受歐美的影響很深,歐美在非洲的很多先天性優勢並沒有失去,隻是有些削弱。”劉貴今說。

中國如今在非洲最直接的競爭對手或許是日本。在時任日本首相小泉純一郎2006年5月訪問非洲後,該國換了6位首相,但8年間再沒有一位首相到訪。今年1月,安倍晉三成為八年來訪問非洲大陸的日本首相“第一人”,他率團經中東阿曼巡訪科特迪瓦、莫桑比克和埃塞俄比亞。

日本媒體披露,安倍政府已將非洲作為自己任內的外交中心之一,安倍本人考慮今後分批次訪問非洲各國,以“牽製、抗衡中國”。實際上,這也是他實現所謂“地球儀外交”的一部分。

也是在今年1月,幾乎與安倍同期訪問非洲的王毅外長延續中國外長每年新年首訪非洲的慣例,到訪埃塞俄比亞、吉布提、加納和塞內加爾四國。在第一站埃塞俄比亞,王毅與埃外長會談時指出,不讚成有一些國家在非洲拉一派搞一派,搞對抗忙製衡。

“如果是公平競爭,中國是有優勢的。”劉貴今說。他認為,中國同非洲交往上沒有殖民主義的原罪,而幾十年來中國在非洲所做的一切,更為中非間的進一步合作打下了堅實基礎。此外,中國產品仍然有成本優勢,而隨著有獨立知識產權產品的增多,技術優勢也在增強。

曾有西方媒體指出,南海、東海局勢的緊張,讓中國更加看重對非關係。在劉貴今看來,這不過是主觀猜測。中國外交總體布局是“大國是關鍵、周邊是首要、發展中國家是基礎、多邊是重要舞台”,對非關係對於中國外交固本強基來說一直具有重要意義。戰略上來看,隨著中國的和平發展、實力增強,來自外界的壓力在加大,幹擾也在增多,中非關係的穩定發展無疑能增強中國的抗幹擾能力。而在經濟上,非洲能提供中國發展所需的資源,並且是中國進行產業轉移和升級、中國資本進一步走向國際市場的一個重要區域。“中非合作的升級,是讓中國的發展與非洲的發展緊密相連,實現互利共贏。”劉貴今說。

非洲鐵道沿線,小販向火車上乘客販賣新鮮水果和蔬菜。攝影 /Tim Dirven PANOS

5月5日,埃塞俄比亞首都亞的斯亞貝巴,在新世紀中國援非的標誌性工程、2012年初落成的非盟會議中心,曼德拉廳座無虛席,李克強總理在這裏發表演講。

“非洲是世界政治舞台上的重要一極,是全球經濟增長新的一極,是人類文明的多彩一極。”李克強用“三個一極”闡釋了中國政府的“非洲觀”,並提出“‘461’中非合作框架”,即堅持平等相待、團結互信、包容發展、創新合作等四項原則,推進產業合作、金融合作、減貧合作、生態環保合作、人文交流合作、和平安全合作等六大工程,完善中非合作論壇這一重要平台,打造中非合作升級版,推動中非合作不斷升級,也不斷走向共贏。

3000多萬平方公裏的非洲大陸,曾被稱為“失望的大陸”,也曾被貼上“戰亂、赤貧、野蠻”的標簽;而今日,54個國家組成的非洲盡管依然不那麼安寧和平穩,但已成為“希望的大陸”“發展的熱土”。隨著非洲一體化進程的推進,這片當今世界上經濟發展最迅猛的大陸,將日益為大國外交所關注,並重新打量。

你不知道的非洲

不再獸皮遮身

在關於非洲民風習俗的影視資料中,常描寫非洲人身著獸皮、手拿弓箭狩獵的場麵,或者是姑娘裸露上身、以展現非洲原始的野性之美。現在的非洲已經很難再見這樣的景象。現代社會對他們傳統的生活方式造成巨大的衝擊,許多濃鬱的民族風俗和奇特的儀式已經消亡或逐漸湮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