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4章 源於感恩終於感恩—成功哲學的深度思考 (2)(3 / 3)

可是,我們的人生又是一場關於謬誤的教育,使我們自由鮮活的生命感受力成為一種僵死的推理係統。

我們不妨回想一下兒時對事物的感受力。那時,對於世界和自身,我們擁有怎樣獨特而熱烈的理解啊!那時候我們並不像今日這般習慣性地在我們所見與我們自身之間劃一道分界線。就這一點來說,孩子其實就是在天人合一、物我兩忘的境界中。隨著人們年齡的增長,這種力量漸漸衰退,變成機械性的、習慣性的力量。這樣,感情和理性漸漸演變成一堆纏結不清的思想以及因反複重現所形成的所謂印象。

人生的起因究竟是什麼?或者,人生究竟如何產生,什麼樣的力量在主宰人生?這些追問像是孩子問的,或許隻有孩子才能這樣問。

因為,大人對自身無法解釋的問題會置之不理,漠然視之,不屑去問。

【心靈感悟】

美國總統羅斯福家失竊,被偷去了許多東西,一位朋友聞訊後,忙寫信安慰他,勸他不必太在意。羅斯福給朋友寫了一封回信。

親愛的朋友,謝謝你來信安慰我,我現在很快樂。因為:

第一,賊偷去的是我的東西,而沒有傷害我的生命;

第二,賊隻偷去我部分東西,而不是全部;

第三,最值得慶幸的是——做賊的是他,而不是我。

失盜絕對是不幸的事,而羅斯福卻找出了感恩的三條理由。

感恩是一種處世哲學,是生活中的大智能,人生在世,不可能一帆風順,種種失敗、無奈地麵對都需要我們勇敢地麵對、曠達地處理;而一味地埋怨生活,你就隻會從此變得消沉、委靡不振。

【感恩行動】

企業是由每一個有著共同目標和共同利益的個人組成的,企業裏的每一個人都承擔著企業的生死存亡、成敗興衰的責任,無論職務高低、每個人都有著自己的責任,也都有著自己的感恩。

但是有很多員工就像老牛拉磨一樣地拖拉,他們之所以沒有盡心盡力,就是因為他們將工作當成一件養家糊口的差事,沒有榮譽感和責任感,更不懂得感恩,甚至認為,我出力,老板出錢,誰也不必認真。這種沒有感恩的心態,當然有如此多的不知感恩的行為。

麵對生死——以最虔誠的感恩直麵生死

麵對生死

——蒙田

既然失去的東西追不回來,為什麼我們要害怕失去它?既然死亡威脅我們的方式形形色色,與其說什麼都怕,不如勇敢麵對其中的一個。

一切事物隨我們的誕生而誕生,同樣,一切事物隨我們死亡而消失。因此,我們用不著杞人憂天,為一百年後我們已不在人世時的事擔憂,正如不必為一百年前我們尚未出世時的事哭泣。

死亡是另一種生活的開端。我們花了很大的代價進入這新的生活;邁進這新生活時,我們揭掉了昔日的麵紗。

隻發生一次的事是無所謂痛苦的。難道有必要為瞬間的事長期擔驚受怕嗎?不管活得長活得短,死了都一樣。對於不複存在的事物,長與短一概沒有意義。

造化強迫我們死。她說:“離開這個世界吧,就像你來時一樣。”

死亡是生命的組成部分,逃避死亡,是在逃避你自己。你享有的生存,既然屬於死,也屬於生。你出生的第一天,在給予你生命的同時,就一步步把你引向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