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5章 源於感恩終於感恩—成功哲學的深度思考 (3)(1 / 3)

第十一章 源於感恩終於感恩——成功哲學的深度思考 (3)

你經曆的一切,都是向生命索取的。這其實是在損害生命。你的生命不懈營造的就是死亡。你活著的時候就在死亡中了,因為當你不再活著的時候,你已經死了。

抑或,你更喜歡活過後才死。但你活著時就是個要死的人,你若已充分享受了人生,也就心滿意足,那就高高興興地離開吧。

假如你沒有好好利用人生,讓生命白白溜走,那麼失去生命又有什麼要緊?你還要它幹什麼?

生命本無好無壞,是好是壞全在你自己。

你活了一天,就看到了一切。一天就等於所有的天。不會再有別的光明和黑夜。這個太陽,這個月亮,這些星星,它們曾照耀過你的先祖,也將沐浴你未來的子孫。

你的生命不管何時結束,總是完整無缺的。生命的用途不在於長短,而在於如何使用。有的人活得很長,卻幾乎沒活過。在你活著的時候,就要好好地生活。

你活了很久,這在於你的意願,而不在於你活的年頭。你曾認為,你不懈地前往的地方,永遠也走不到嗎?可是,哪條路沒有出口呢?

如果沒有人相伴會使你輕鬆一些,那世界不是和你結伴而行嗎?

【心靈感悟】

生的幸福,在於懂得活著的樂趣。

死的平和,在於明白人生的規律。

既然沒辦法逃避死亡,那就努力地認真地活著。隻要我們充實地走過生命的每一天,在呼出生命的最後一口氣之前,我們能做到含笑地告別美好的世界。

一個人從生到死,從死到生其實是同一條道路。死亡遵循的是世間的法則,有限的人生才顯示出時光的寶貴。光陰是暫時借給我們的,讓我們保管一下而已。

但是,我們依然要感謝,感謝擁有這個有限的生命,讓我們創造出精彩的人生。

【感恩行動】

對死亡的意識使得我們的生活更加富有意義。

死神是我們的老師,它使我們認識到夢想的高貴,又讓我們看到到生命的脆弱。

我們年少時不成熟,不願接受世間生命終究會結束的現實。在我們叛逆心理很強的那段歲月裏,我們總是想,如果人類是宇宙的設計者,那我們就會永遠年輕,這樣,死神就永遠不會來臨了,我們就不會到達人生的終點了。

然而,這不過是一個憂鬱孩童的幼稚願望。事實上,我們真的願意被縛在生命的車輪上不停地旋轉下去嗎?沒有休息和長眠的機會,不知何時候能停止?永遠清醒、不停地工作?活一千年、一萬年,去品嚐戰亂、衝突、傷痛、爭鬥等苦果的滋味?

柏拉圖宣稱,人在地球上的壽命有限,這是對的。如果人真的能夠永遠活下去,沒有跌宕起伏,沒有大起大落,沒有挑戰和成就感,這種生活即使可能,也不是我們的向往。在有限的時間內努力達到我們所能到達的生命高度,讓生命更有深度和寬度,這就是我們對生的恩賜的最厚重的感恩,也是對死的來臨的最虔誠的禮物!

每一個愛的夢都會飛翔——感恩讓夢想飛翔

每一個愛的夢都會飛翔

——侯擁華

一個年僅13歲的女孩,通過報紙向全國、全世界尋找好心人、愛心銀行——她要貸款50萬元,來救助一名同她沒有任何血液關係、身患白血病的大學生,為他做骨髓移植手術。

她的信很快被刊登在報紙的醒目的位置上。她要貸款的事情驚了許多人,一時間被炒得沸沸揚揚。

她也太不自量力了,自己還需要社會的救助,卻去貸款救助別人,就是有人貸給她50萬,她有能力償還嗎?何況她還是一個13歲的孩子。

她的情況也被同時登在了報紙上——一個深居偏僻山村的貧窮家庭,父母在她年小時就離婚了,她和父親相依為命,可她不僅得不到父親的嗬護和照顧,反過來還得細心照顧父親——她的父親是一個嚴重的類風濕病患者,完會喪失勞動能力。她從8歲起,就開始用自己幼稚的肩膀擔起整個家庭的重擔,做家務,照顧父親,下地幹農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