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創會十一周年會慶上,高寶齡女士感言,“十一年來,九龍婦女聯會由最初成立時的六個創會團體會員,現在擁有二十個屬會,會員一萬三千多。”她總結道,“這十一年,是成長的十一年,色彩繽紛的十一年,更是豐盛的十一年!期望新一屆的姐妹,承先啟後,繼往開來!相信新一屆的執行委員會,團結奮進、開拓新的局麵!”
巾幗不讓須眉。十三年來,高寶齡女士與眾女性精英同心同德,將九龍婦女聯會打造成了香港婦女界重要的角色:她們關注、調查、研究社會民生和性別平等等問題,就《性別歧視條例》、《家庭暴力條例》、《家庭崗位歧視條例》等,向政府有關部門提出修訂和改善意見;她們長期服務婦女、兒童,展開了“開心家庭Ready Go”等大型家庭活動;她們專注婦女聯會的會務工作,開辦多元化學習、娛樂活動,如推動婦女組成讀書小組、舉辦香港婦女領袖培訓班、三極探險環保專題講座等,以加強各屬會的聯繫與聯會自身建設;同時還進行了有關救災、扶貧等慈善捐贈工作等等,活動豐富多彩,為香港婦女們打開了一扇陽光大門!
“近期,我所關注的是香港男女薪酬的差異。據最新調查顯示,香港男女薪酬相差甚遠,這些問題值得深思,其中一個問題是:目前香港的女大學生、碩士生比率超過男性,而許多女性結婚之後因照顧家庭子女的需要,被迫放棄事業。待孩子長大以後再出來找工作,就很難再找到之前相當薪酬的工作。假如政府能夠為在職女性增加社會服務的支援,提供完善的配套,將是一大利好措施!”高寶齡女士認為女性應自強自立,才能活得更加精彩。
發掘社群智慧,共築社會和諧
無論是港區全國人大、九龍社團聯會還是區議會的工作,高寶齡女士都留下了珍貴回憶,有些工作已是尾聲,有些工作仍在繼續,她一步一腳印,在工作中不斷發現問題、總結問題。“我認為看到社會的進步,首先需要一個服務的理想和目標,絕不能空談口號,而是一步步地推進及實施,‘對民智的啟迪’是極為重要的,把智慧和啟發應該放在老百姓身上,讓他們自我發掘和提升。”
以“對民智的啟迪”為出發點,高寶齡女士認為應將基本法列入學校課程,使學生從小受到啟發,了解基本法、人權、法治、社會價值等;在婦女界,她也將重心在培訓方麵,對婦女的能力提升,如將環保知識、減排節能知識、善用廚餘等知識融入婦女的日常生活中,教育兒童從小懂得低碳減排……
在社會工作中,高寶齡女士總是深入人群、溝通民情,“為什麽我一定要堅持溝通?溝通的過程就是民智啟迪的過程。”在她2003至2012年擔任全國人大代表期間的十年裏,每一年都堅持彙報工作,出版了工作報告及工作體會,“讓各選舉委員會委員了解民情國策。”
新舊更替,三月份的“兩會”激動人心,習近平主席的“中國夢”更是牽引著億萬中國人乃至全世界華人的心。高寶齡女士表示,“習主席講出了港人及全球華人的心聲,大家都希望我們中國國家富強,實現偉大的民族複興,讓人民過上幸福的生活。他以‘中國夢’作為十二屆全國人大閉幕禮的講話,我相信能團結到全球華人,特別是香港同胞,共同為實現中國夢而努力!”
自立自強,活出不一樣的風采
“自強不息”是高寶齡女士身上最顯著的標誌,她素來認為終身學習、自信自強的女性更有別樣風采,能活出和體會到不一樣的人生。
在各種社會活動中,高寶齡女士就如同一位知心大姐,親切溫和、笑容醉人;在家中她亦是一位賢妻良母,將兩個兒子細心撫養成人,擁有一個美滿和睦的家庭。在親朋好友當中,她是一個非常重視家庭的人,所有的家務都是親自處理。“我很享受與家人相處的時光,也很享受做家務,對於我來說,做家務和看書、聽音樂一樣,都是一種很好的減壓方式,使人得到舒適。”
麵對在各個社團中忙碌的高寶齡女士,也得到了先生和兒子們的大力支持,令得她感動有加。她深情地說道,“我與先生各有各的發揮領域,他不管在生活中還是工作中都給予我無比的支持,是強勁的後盾。”作為社團中的領袖,又作為家庭中的賢妻,她將角色轉換得恰到好處。
回顧過往,香港婦女走過了不平常的漫漫昨天;縱觀今日,香港新女性已佔據魅力香港、活力香港的“半邊天”,成為香港社會上一段美麗的風景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