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寶齡:情繫民生 展巾幗風采
人物專訪
作者:廖群嚴 楊舒霞
【人物簡介】
高寶齡女士,油尖旺區議會副主席、基本法推廣督導委員會委員、西九文化區管理局諮詢委員會委員、第十、十一屆港區全國人大代表、中華全國婦女聯合會第八、九、十屆香港特邀代表、婦女權益聯盟主席、文化力量主席、九龍社團聯會永遠會長、九龍婦女聯會創會會長。
在香港,女性早已撐起“半邊天”,在各行各業中發揮其柔情而堅韌的一麵。作為香港精英女性代表、政界知名人士的高寶齡女士,她四十多年如一日地活躍於政壇民間,在改善民生、推動社會發展方麵建言立行,貢獻心智,參與了創建九龍社團聯會、九龍婦女聯會,連任二屆港區全國人大代表等,其輝煌事蹟及奉獻的行徑叫人敬佩。未來,她表示仍將以自強不息的精神,為香港的美好明天而奮鬥!
在二十世紀的時光隧道中,香港女性形象發生了重大變遷,她們於二戰後的工業發展得到了就業機會;於1978年普及教育實施後,得到更多受教育機會……今日的香港,越來越多以男性為主的傳統行業也出現了女性的身影,甚至在社會多個領域擔任舉足輕重的崗位,精明能幹、風姿卓越,如政務司司長林鄭月娥、民政事務總署署長陳甘美華、前律政司司長梁愛詩、前香港立法會主席範徐麗泰……
在這裏,我們將一起來走近第十、十一屆港區全國人大代表——高寶齡女士,了解這一名新女性對香港社會的擔當與作為!
民生為重,力推社區發展
在香港政治界,高寶齡女士是一名活躍人士,她是連續兩屆的港區全國人大代表,亦是香港基本法推廣督導委員會委員、油尖旺區議會副主席,參政議政成為她生活中的一部分,而民生更是重中之重。
1990年,在香港基本法草擬期間,高寶齡女士已參與基本法草擬本在香港的諮詢工作,1993年參與香港基本法推介聯席會議的籌組工作,2009年獲特區政府委任為基本法推廣督導委員會委員,協助政府推廣基本法。因此,“特區政府如何依照基本法有效施政,成為我所有工作的重點和基本的出發點。”1998年至2007年,她被委任為觀塘區議員,2008年至今委任為油尖旺區議員,現任油尖旺區議會副主席。
油尖旺區,包括尖沙咀、油麻地、旺角,是香港十八區中麵積最小的區域之一。但人口密集,遊客眾多,是香港的主要購物、零售中心以及飲食娛樂中心。在擔任議員十多年,高寶齡女士對該區的社區工作了解於心,“社區工作做得好,可以加強社區的凝聚力,人與人之間的關愛能力,從而提升社區的吸引力,這是我們區議員所關注的地方。就油尖旺區而言,一直以來我們都相當重視社區的衛生環境,做好綠化,保持街道清潔及行人安全;另一方麵,我們十分關注遊客的安全,如何令他們買得開心、玩得開心、食得開心,針對此我們配合相關部門做了很多社區教育工作,包括與工商部門合作,倡導工商百業堅守誠信,貨真價實等。”她又補充道,“油尖旺區是一個少數族裔比較集中的區,佔人口的13%,是各行政區內少數族裔人口最多的一個區,同時新來港人士家庭也不少,由此我們區議會設立了關愛委員會、少數族裔委員會,令各族裔之間加深了解,增進對香港文化的認識,令他們在我們社區得到發揮和融合……如此這些,都是我們社區中心的首要工作。”
出心出力,為婦女界爭取權益
九龍婦女聯會,為香港九龍婦女界的領導團體之一,凝聚了九龍城、深水埗、油尖旺、黃大仙、觀塘五區的基層婦女團體,在鼓勵婦女關注社會、參與社區建設,提升婦女權益和地位方麵做了大量推動工作,其創辦人便是在婦女界享有聲望、倍受人敬重的高寶齡女士。
十多年前,香港較少出現大型的婦女團體,各個小團體活躍在各個社區,力量相對薄弱,發出的聲音和力量是遠遠不夠的。高寶齡女士指出,“在當時,政府一直沒把婦女和家庭工作視為重點,隻有貧困的婦女才被納入社會福利政策,婦女界的權益和地位沒有得到應有的重視。要求政府成立一個婦女事務委員會,為大家爭取權益成為了香港婦女界的共同心聲。”2000年,高寶齡女士與一班誌同道合的姐妹發起,創辦了以“婦女參與、社群為本、兩性平等、社會進步”為工作目標的九龍婦女聯會。
“以往,婦女是生活在一個以男權為中心的社會,本身就屬不公平的。所以,婦女要自信、自強;其次,家庭是社會的細胞,如果家庭出現糾紛,若不及時注意和修複,就會演化成家庭悲劇甚至出現社會問題,而當時社會並沒有十分重視家庭功能的發揮。”在此種情形之下,九龍婦女聯會成立之後,立即向社會呼籲、向政府重申:要重視發揮家庭功能的作用,成為較早關注該問題的婦女社團。在高寶齡女士等一眾的積極推動之下,促進特區政府成立了由政務司司長領導的家庭議會,深入探討家庭核心價值及和諧家庭關係。當事情終於落到實處,高寶齡女士才鬆一口氣,“這並非是輕易能做到的,全得益於九龍婦女聯會和社會各界團結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