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徐永智:醫藝雙馨 人生精彩(3 / 3)

1961年至1983年間,徐永智先生在中山醫院任皮膚科醫生,1980年,升為主治醫生兼講師,是當地一名知名的醫生。1988年,他申請前往澳門,開始了在澳門20多年的執業生涯。初來澳門之後,徐永智先生並無太多積蓄,他隻有開設診所,以養活一家子人。以往,他在醫院執業,隻管診斷,無需收取診金,但來到澳門之後,獨立門戶,一切虧盈都需自理,然而仁慈大愛、處世超然的他,看著這社會疾苦,心中滿是憐憫與不忍。他常常為基層百姓們著想,而且理由充分,“這一位患者是長者,需要倍加尊敬,不能收費;那一位是老師,尊師重道,也不能收費;這一位是學生,年少無積蓄,還不能收費;那一位患者家庭困難,應當給予援助,更不能收費……”

如此一來,徐永智先生儼然成為了一位慈愛的“義務醫生”,不但送醫還送藥,麵對此情形,一段時間後,患者們對他讚不絕口,導致許多澳門同行紛紛打來電話“投訴”,笑言:“倘若你長久如此,大家都隻能與你一起做‘義務醫生’了。”慢慢地,他才開始收費。

本著幾十年的從業經曆,徐永智先生在醫術方麵的名氣在患者和業界裏廣為傳頌。1989年澳門政府宣佈要執行醫藥分家法例,並於1990年9月19日頒佈58/90/M號法令,對澳門從事藥物業的活動及藥物進行管製,包括中藥店及配製中藥方劑藥廠的活動,麻醉藥物和精神科藥物的交易及使用和藥物的登記。但是,考慮到澳門社會的具體條件,醫藥分家政策在當時並太不成熟,為了反對該政策的實施,徐永智先生與其他共三位醫術界熱心人士,共同創辦了澳門執業西醫公會,任創會理事長,主要是跟政府溝通、業界交流的平台。

澳門執業西醫公會創立以來,舉辦了多次業界的學術交流活動,還積極參與國家及國外的醫術界活動。1992年3月17日,該會會長譚國樑和理事長徐永智接受邀請,參加廣東省皮膚科學會第七屆學術年會;1996年,徐永智先生參加了全國性病會議,並由其組織召開學術會議,主講有關淋病及非淋病的診斷與治療;

1998年4月,徐永智先生又主持了由廣東、香港、澳門的皮膚性病學家共同參與的省港澳皮膚性病研討會。為了做好防治澳門及內地性傳播疾病防治工作,建議有關部門今後加強交流,密切合作,1998年12月,澳門皮膚及性病學會成立,由譚國樑擔任會員大會主席,葉妙荷擔任副主席,徐永智先生擔任理事長。一樁樁,一件件,都是徐永智先生的熱心參與,他渴望著醫者發揮其力量,減少人間疾苦,還眾人一個健康的體魄,共建美麗家園。

後記

“人生很短,做不了太多的事。”在這不長的人生中,徐永智先生卻是多方的豐收:他在西醫領域,治病救人數十年,1993年8月由澳門出版社出版了《醫生談性》;1993年由廣東省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皮膚病、性病識別彩圖》,並於1995年第二次重版印刷;1994年由廣東省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皮膚性病科醫生周記》,以作為教材。另外,他的三篇醫學專業論文,得到了國際華夏醫藥學會的優秀論文獎,並發給獎盃。受到業界的高度認可。徐永智先生被暨南大學邀為皮膚性病學科專家顧問,和暨南大學碩士研究生導師們一起考核澳門碩士研究生的開題報告。

總結自己的過往,徐永智先生稱自己為“一名合格的醫生”,同時評價自己是“一名合格的畫家”,已出版有兩本畫冊的他,盡情地享受著在畫畫方麵的藝術熏陶,亦將此視為延年益壽的好方法,“現在我已七十多歲,心無旁念,亦別無他求,隻望超越自我,創造出更多能體現自我,傳達傳統思想,受世人喜愛的作品!”

平和澹然、與世不爭,是眾人對徐永智先生的第一印象,也是他畫作中所散發出來的獨特的藝術韻味,更是他所提倡的中庸之道的體現。就如此,他一路閒雲野鶴,一路閒步藝海,擁有的就是那份心靈的滿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