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徐永智:醫藝雙馨 人生精彩(2 / 3)

畫畫,是徐永智先生從小的誌向,數十年來,他從未放棄,無論他身在何處,從事哪一個行業,對藝術的熱愛都始終如一,不曾更改!

即使是生長在物質匱乏的建國初期,但這一點兒也不幹擾徐永智先生對藝術的崇尚與熱愛。自小,他便對畫畫產生了濃厚興趣。

在進入大學之前,三條路擺在徐永智先生的麵前,其一,身為中醫的父親,期望他能夠習醫,一技傍身;其二,一個令人羨慕、不容錯過的去軍官學校學習的機會;其三,跟隨自己的誌願,去學習多年來熱愛的藝術。在人生的岔道口,徐永智先生也曾迷茫過,但孝順的他最終聽從父親的期望,選擇學醫,就讀於中山醫科大學。

大學時代,一切都是緊張而充實的,在學習專業課之餘,徐永智先生依舊擔任學校牆報的插圖工作,一次,他所畫的漫畫很有意思,被當時廣州市群眾文化館曾鉞老師看到之後,並邀請參加。由中國漫畫大師廖冰光先生領導的廣州市漫畫小組活勸,從而幫助徐永智先生打開了一扇習畫之門,也讓其今後的畫作中蘊含著漫畫的痕跡而打下基礎。

畢業之後,徐永智先生成為了一名皮膚科西醫,同時利用業餘時間,跟隨國內畫壇大師關山月、黎雄才、單柏欽、林墉、陳衍寧、陳永鏘、葉泉、伍啟中、湯小銘等私交篤厚,經常一起雅集,在耳濡目染之中,很快地提高了畫畫水平。“我喜歡自己畫畫,也特別喜歡看別人畫畫。”很多時候,在別人創作之時,他就是一位安靜、認真的觀察者,從中慢慢地揣摩、積累。日後,隨著畫技的提升,作品即開始受到大家的認可。

1980年,徐永智先生成為中國美術家協會廣東分會會員,作品陸續與世人見麵,出現全國及廣東省、澳門畫展、美國國際聯展,以及葡萄牙裏斯本中國畫展之上;1982年,他與雷祖舜合作的作品《兒子的孝心》入選了全國漫畫展;1993年,他獲授“世界藝術名人”、“優秀書畫家”稱號;1997年,作品《高壩出平湖》入選《世界華人畫家三峽摩岩石刻第一觀》;1999年,作品《旭日荷花燕歸來》入選第九屆全國美術作品香港、澳門、台灣地區特邀作品展;另外,作品《鬆鶴延年》入選國慶50周年畫集;作品《連理樹》入選當代著名畫家筆下的澳門作品邀請展;之後又連續舉辦四次個展……

如今,徐永智先生已放心將診所交予已出師的博士研究生徒弟打理,而自己抽出更多時間,盡情地享受閒步藝海的時光。現在,一有時間的時候,徐永智先生便手執畫筆,在水墨的暈染之間,說出心中的藝術情愫。

而他的太太,正是他的第一位欣賞者、最忠實的支持者,以及最有發言權的“鑒賞家”。在徐太太的眼裏,徐永智先生的超然令她著急,他的修為令她敬佩,他的才華更令她讚不絕口。“在他的畫作中,我特別喜歡一幅《有時後退才有收獲》,僅看畫作表麵,不過是一幅普通的勞動場景,但配合文字就大有文章了,‘有時後退才有收獲’,道明了人不能盲目地一直往前衝,有時,懂得後退,才能更好地有所得、有所為。”懷著對彼此的一種惺惺相惜,徐永智伉儷相濡以沫數十年,而對彼此的欣賞,就在日月的沉澱,凝結成一份深厚的情。

西醫,作為徐永智先生花盡一生精力的職業,在長年累月的相伴過程中,亦多了一份相守的情誼,是他花費了大量心血的所在。

徐永智先生,是澳門的知名西醫,為皮膚科和性病專家,擔任中國性病艾滋病防治協會、性健康促進工作委員會委員,澳門皮膚及性病學會理事會會長、澳門執業西醫公會創會理事長兼顧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