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說看不懂。大家的文言文功力實在是遜。看不懂這個還參什麼?看不懂這個文言文也就看不懂佛經原典。需知四方求佛法,不如苦修文言,在三藏中尋覓。昔日六祖不識字,卻能破參。於是今人也不顧文化知識,真以為沒有任何文化也能修佛法。
大家要知道,六祖的秘意是說,參禪不要執著於句下。再者說當年六祖雖然不識字,但是他是當時的人,生活在那個環境中,當時禪師們說的話他們都聽得懂。如今過了上千年了,早就改白話文了。你連文言文也不會讀,甚至不知道公案中禪師在說什麼東西,你怎麼參呢?就算解釋成白話文,你也是一頭霧水,更何況本身文言文你已經讀不懂了,參鬼啊。
俱胝一指。唐代俱胝和尚對來參訪他的學人,隻是豎起一根手指,不再說話。根據景德傳燈錄卷十一載,當初俱胝和尚住在庵中時,有一個叫實際的女尼禪師,戴著鬥笠圍繞俱胝三圈說:“道得即摘下鬥笠”這樣問了三次,俱胝和尚無言以對。女尼便去了。俱胝說:“天色已晚了,留在這裏過一晚上而已”。女尼道:“道得便留宿”俱胝還是無言以對。俱胝心裏十分慚愧,當時就起了大疑心和勇猛精進之心。後來天龍禪師來到這裏。俱胝和尚把以前的事情說了,然後向他請示佛法大意。天龍禪師豎起一指,俱胝當下大悟。後來,凡是有參訪俱胝和尚的修行人,他不說別的,隻是豎起一根手指。有一次俱胝有事不在,有學人來參訪俱胝。俱胝門下一個沙彌童子學俱胝豎起一根手指,為學人做開示。俱胝歸來後,童子將這件事情告訴俱胝,俱胝用刀將童子手指切斷,童子哀號著離開。俱胝喚童子歸來,童子回來後,師問:“如何是佛法大意?”俱胝舉起一根手指,這時童子豁然而悟。後來豁然而悟。後來老和尚圓寂前,對眾人說:“我得天龍一指禪,一生受用不盡”
我們來看看那個小沙彌未悟時,是否和玄則很像,他們的墮處幾乎一樣,未悟言悟,抱著一池死水,還以為是活水。這樣的人過去有很多,現在也不少,這些人沒有大極大用,沒有千變萬化,接引學人的能耐,隻是一句老話說到頭,像什麼“我是不修而修,修而不修”“玩法皆是佛法”“佛法是善,善待一切”“學佛先學會做人”雲雲。
其實這些話,話意本身並沒有錯,相反還很對。但是一旦成為借口就不好了。六祖曾經教人開悟:“不思善,不思惡”。禪宗教導的是讓人明心見性,而不是讓你在宗門教下來學做人,學做君子。誠然做人很重要,但那是最基礎的東西,是應該早就做好的事情,而不是在宗門教下來學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