確是項目經濟合理性的基本途徑是將項目的費用與效益進行比較,進而計算對經濟的淨貢獻。正確地識別費用與效益,是保證經濟評價正確性的重要條件。
項目的費用和效益都是相對目標而言的。效益就是對目標的貢獻,而費用則是對目標的反貢獻,是負效益。項目經濟評價是從社會經濟增長的目標出發,以項目對經濟的淨貢獻大小來考察項目。識別費用與效益的基本原則是:凡項目對國民經濟的貢獻,均為項目的效益;凡國民經濟為項目付出的代價,均計為項目的費用。
經濟分析的係統範圍擴及整個社會。就是說,它的費用和效益不但發生在項目之內,而且發生在項目之外。這是費用與效益識別的第一個特點。
國民收入增長的目標是以實際存在的全社會最終產品的總和的增長為依據的。因此,任何導致最終產品減少的都是經濟評價中的費用,任何導致社會最終產品增加的都是經濟分析中的效益。這是經濟評價中費用和效益的又一特點。
總之,為了正確識別經濟評價中的費用與效益,並不致和財務評價的概念相混淆,必須記住:經濟增長的目標是按實際有形的產品為基本依據。與財務評價追蹤貨幣的流動相反,經濟評價所追蹤的是項目投資所引起的實際資源的流動。
二、費用與效益的形式
1.直接費用和直接效益
項目的直接效益是由項目本身產生,由其產出物提供,並用社會價格計算的產出物的經濟價值。如沼氣工程提供沼氣、小水電站提供電力等,將沼氣的產過或小水電發電量乘以其相應的價格-沼氣可用替代價格,電用影子價格-就得到項的直接效益。
項目的直接費用主要指國家為滿足項目投入(包括固定資產投資,流動資金及經常性投入)的耑要而付出的代價。這些投入物用影子價格或機會成本計算的經濟價值即為項目的直接費用。
2.間接費用與間接效益
一個項目除了產生由項目自身承擔,落入項目係統的直接費用和直接效益外,還會對項目以外的社會其它部分發生影響。這就是項目的間接費用(外部費用)和間接效益(外部效益),也可統稱外部效果。由於項目的內部效果不能充分反映投資項目對社會的全部作用,因而經濟評價中必須考慮項目的外部效果。
間接費用係指國民經濟為項目付出了代價,而項目本身並不實際支付的費用。
間接效益指項目對社會作出了貢獻,而項目本身並未得益的那部分效益。例如修建小水電站的重修了一條公路,此公路除為水電站使用外,還促進了農村經濟的發展,這邰分效益就是小水電站的間接效益。
這種費用或效益在財務報表(如財務現金流量表)中並沒有得到反映,或者說沒有將其價值量化。
間接費用和間接效益通常較難計量,為了減少計量上的困難,首先應力求明確項目的“邊界”。一般情況下可擴大項目的範圍,特別是一些相互關聯的項目可合在一起作為“聯合體”捆起來進行評價,這樣可使外部費用的效益轉化為直接費用和效益。另外,在確定投入物和產出物影子價格時,已在一定範圍內考慮了外部效果,用影子價格計算的費用和效益在很大程度上使“外部效果”在項目內部得到體現,通過擴大項目範圍和調整價格兩步工作,實際上已將很多外部效益內部化了。因此,在國民經濟評價中,既要考慮項目的外部效果,又要防止外部效果擴大化。
三、轉移支付
根據費用和效益的定義可知,某些財務支出和收益項,並不真正反映資源投入和產出的改變,因而不影響社會最終產品的增減,即不反映國民收入的變化,而隻^現為資源的使用權力從社會的一個實體轉移到另一個實體手中。這種轉移,僅僅是貨幣在社會實體之間的一種轉移,是不伴隨資源增減的純粹貨幣性質的轉移,稱為轉移支付,如稅收、補貼、貸款等。
1.稅收
納稅對於財務分析來說,是不折不扣的費用。但是稅收作為國家的財政收入,用於國家的公用事業和其它發展目的,是國家參與國民收入分配的一種手段,它僅僅代表了相應資源的分配權與使用權從企業轉移到國家手中,它既未增加也未減少國民收入,因而稅收不是經濟分析意義上的費用或效益。同樣,外貿品的進口關稅也不是經濟費用或效益。
2.補貼
補貼是一種貨幣流動方向與稅收相反的轉移支。例如,國家對某些農產品實行價格補貼,這種補貼雖然使國家的財政收入減少,但是卻增加了農民的淨收入,因而國民收入並沒有因此而增減。
3.貸款與還本付息
國內貸款、還本付息也是一種轉移支付。對企業來說,貸款可以增加對資源的支配與使用權,而還本付息則與此相反。對整個國民經濟來說,情況則不同。貸款並沒有增加國民收入,還本付息也沒有減少國民收入,這種貨幣流動過程並未伴隨實際資源的流動和使用,僅僅是支配權力的轉移,因而它們不是經濟評價意義上的費用或效益。對投資項目來說,隻是當它把貸款和其他資金用於投資活動,從而占用和消耗實際資源的時候,才發生真正的投資經濟費用。另外,外借款的利息支付產生了國內資源與國外的轉移,則必須計為費用。
在農村能源項目經濟評價中,轉移支付有其特殊性。這主要是由於農村能源項目經濟評價分為地區級和國家級,地區級經濟評價相對於國家級經濟評價而言,可以說是一種財務評價。因此,凡是流出本地區的資源,如利息等,均應計入費用;而流入本地區的資源,如補貼,則應計為效益。
第三節經濟評價報表的編製
一、報表種類及欄目設置
經濟評價上要“經濟現金流量,利用外資的項目內投資經濟現金流量表和經濟外彙流量表。
經濟現金流量農(全部投資)格式,不同點主要是:
1.表中現金流入和現金流出,原則上均應按影子價格計算,外幣換算采用影子彙率。
2.銷售稅金和資源稅因係國民經濟內部的轉移支付,所以既不作為費用(現金流出、也不作為效益(現金流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