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加強科學管理,向管理要供電質量
無功補償。從1992年下半年開始加強無功管理工作,原則是:“全麵規劃,合理布局,分級補償,就地平衡”。原變電所無功補償無設計的,嚴格按規定安裝、投切設備;對用戶,堅持杜絕了以罰代補。對新增用戶必須安裝無功設備,並進行考核,對10千伏配電線路也開始安裝無功補償設備。目前,各變電所無功補償率達到和超過有關規範要求,力率在高峰期間基本達到0。9以上,電壓合格率達95%以上,1993年共安裝無功補償電容器5500千伏,超額完成台州電業局下達的任務,提前達到省地電力部門的要求。
調峰。努力做好削峰填穀、平衡負荷I:作。利用當地小水電、小火電頂峰發電的優勢,進行頂峰發電,實行峰穀電價,大力推行用穀電優惠政策,以經濟杠杆,推銷穀電,限製峰電,以緩解峰電低電壓、穀電高壓的矛盾。
線路改造。重點抓10千伏配電線路改造,盡量縮短供電半徑,增大線路線徑,增加線路輸送能力,減少電壓損耗。
四、把優質服務與提高供電質量有機地結合起來
“人民電力為人民”的服務宗旨決定了供電企業必須為用戶提供合格的電力。但當供電部門把暫時困難向群眾說明,認真做好細致工作,人民必然會支持電力工作。因此,要把優質服務作為堤高供電質量的一項主要服務內容來抓。及時發布停、限電通告,盡力縮短停電檢?時間,幫助用戶開展計劃用電工作。當災害性天氣影響群眾正常用電時,要千方百計組織搶修,對群眾的呼聲和要求,及時做好處理、解釋工作。通過上述工作,黃岩市供電局所轄電網網架建設明顯得到改善。目前,除在建的一座220千伏變電所外,已擁有110千伏和35千伏變電所12座,主變21台,形成了以110千伏變電所為中心,35千伏變電所環網供電的新格局,電壓質量大大提高,基本上適應全市供電需求。
農網電壓質量管理的必要性及其對策
電壓是電能質量的主要指標之一,各級電網都規定了相應的電壓質量標準及其允許波動的範圍,為電網和用戶電力設備的安全運行、經濟運行提供了可靠的保證,因此,將電壓控製在允許波動範圍之內,是我們供電部門的重要工作任務之一。
下麵根據泰來縣電力局的實際情況,淺談農網電壓質量管理的必要性及其對策。
一、電壓質量管理工作的必要性
1991年以前,泰來縣電力局對電壓管理工作沒有給予應有的重視,致使此項工作處於空白狀態。但是電網運行中所發生的一係列問題提醒了我們,使我們認識到電壓質量管理工作對電網安全經濟運行的重要作用。
一是,1989、1990兩年春灌季節,局供電區內的高低壓用戶發生大量電機燒損事故。二是線損居高不下,找不到技術上的原因。三是由於電能質量存在問題,一些機械加工用戶生產的殘次品數量增多。四是配變燒損事故時有發生。這些問題的發生,不但影響了供電部門的形象和聲譽,也影響了企業的經濟效益。針對這些問題,我們進行了認真的調查研究,並認識到電壓質量不合格是造成上述問題的主要原因。通過對設備燒損、殘次品增加和線損率居高不下的現象的調查研究我們認識到,重要的原因是電網無功功率過大,電壓質量嚴重下降。因為當係統頻率一定時,負荷的無功功率消耗超過係統的供應能力時/係統電壓將隨之下降。隨著電網中各種用電設備的投切,無功功率與電壓的波動是一個動態過程,歸納起來引起電網電壓變化的因素有以下三種。一是電網運行方式改變,引起功率分布、電網阻抗和端電壓的改變。二是負荷性質隨季節及晝夜變化而造成無功功率的變化。三是電網中某些用電設備的非正常運行。
電壓的變化對供電設備是非常有害的。電壓過高的危害有以下幾點:使設備絕緣老化,減少設備使用壽命。嚴重的過電壓會危及設備和電網的安全運行,甚至電網瓦解。增加變壓器和電機的空損耗,從而增加電網的電能損耗。迫使部分無功補償設備退出運行,使電網的無功和線損增加。影響用戶的正常生產和產品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