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十三章 城鄉職教結合促進職業教育發展(1 / 2)

《中共中央關於教育體製改革的決定》中指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不但需要高級技術專家,而且迫切需要千百萬受過良好職業技術教育的中、初級技術人員、管理人員、技工和其它受過良好職業培訓的城鄉勞動者,沒有這樣一支勞動技術大軍,先進的科學技術和先進的設備就不能成為現實的社會生產力。

隨著經濟體製的改革,產業結構的調整,第三產業迅速地發展起來。在發展城鄉經濟一體化的同時研究我國的職業教育,使我國城鄉職業技術教育相互保進,共同提高,將會進一步推動“燎原計劃”的貫徹實施,促進城鄉職業技術教育的進一步發展。

一、城鄉職業學校雙向輻射推進教學活動的開展

城市職業高中應充分發揮師資、教學設備辦學條件的優勢,積極開拓新的辦學門路,不斷提高教育質量,鄉村職業高中處在自然資源豐富的農村,可以為城市職業學校的教學提供很多便利條件,例如農副產品原料的缺乏,生產實習場所的開辟,農業生產發展迫切需要更多適應大農業生產的技術人才等,因此城鄉職教結合,發揮各自優勢,相互補充相互借鑒,更多更好地培訓各類人才。發揮城鄉職業學校雙向輻射作用,定將推動城鄉職業教育的發展.

我校地處城區,師資充足,教學設備較完備,交通方便.與郊區縣自然資源豐富,辦學多有特色的密雲職業學校、平穀職教中心、昌平職業學校、通縣第一職業學校密切聯係,進行雙向輻射開展職業教育的研究,成為我們共同探討的內容。幾年來,我們把開展師資培訓,教學研究、生產實習,經營管理等教學活動,作為城鄉職業學校相互輻射共同研究的主要內容,大大推動了學校教學活動的進展.通縣第一職業學校,昌平職業學校充分利用農村自然條件,把教學過程中養殖的成型肉雞、鮮魚等產品作為我校烹任專業學生教學用原材料,並為我校學生實習餐廳提供了充足原料,保證了實習餐廳的經營.密雲職業學校服裝專業有著寬大的實習廠房。為了組織服裝專業學業的生產實習,城鄉職教結合開辟活源,互相提供生產信息.先後為河北的部分城鄉,內蒙呼和浩特和北京市城鄉的一些學校生產校服,兩校分別取得了一定經濟效益,更可貴的是培養鍛煉了學生生產經營的能力,發揮了城鄉職業學校結合的優勢.城鄉職業學校在探討相互輻射的過程中,我們把研究為農村發展的第三產業培訓後備力量作為我們教學活動的課題。城鄉教師一起備課、研究教材、開展聽課活動,開展教研活動的。

密雲職業學校服裝專業教師來我校交流教學,共同探討專業教學規律。他們選派負責經營的教師駐進學校,廣泛了解市場經營信息與城市職教老師一起研究生產經營教學活動。平穀職業教育中心的美術教師和我校服裝專業的美術教師、服裝專業的設計課教師,一起研究當代服裝設計,色彩教學,探討教學規律。在組織教學活動時,學校安排專業課教師前往密雲職業學校,共同研究生產工藝教學,提高生產工藝水平,組織專業課教師和專業課技師前往平穀職教中心進行專業課輔導和技術指導,與農村專業課教師鑽研農村職業教育課題,為了進一步提高職業學校的有關專業課教學水平,密雲、平穀、延慶、順義等縣兄弟學校的老師和學生骨幹進城來我校聽課、進修,搞科研,不斷交流城鄉職業教育的經驗。幾年來,已有相當―批教師和學生骨幹成為農村職業教育的突擊力量,成為城鄉職業學校雙向輻射的骨幹,促進了教學活動的開展,提高了職業教育辦學質量。

二、探索城鄉職業教育中的教學、生產、實習、經營管理的職業教育體係,發揮職業教育在社會生產中培養人才的優勢

貫徹農村經濟發展的“星火計劃”,對於農村經濟持續、穩定、協調的發展,農村經濟振興乃至整個國民經濟的發展具有決定性的意義,要實現上述任務和目標,除繼續依靠正確的政策措施以外,還必須依靠科學技術,而科學技術和四化建設都離不開人才的培養,離不開教育.職業技術教育肩負著培養為農村建設、為農業現代化服務的各級各類專業技術和管理人才的重任,幾年來城鄉職業教育的結合,、我們始終把培訓人才,提高勞動者的素質作為學校的中心工作來抓.在城鄉學校開展教研活動中,選派鄉村中職業高中的學生骨幹進城重點培訓,使之返鄉時進一步發揮骨幹作用。為進一步顯示城鄉職業高中學生在生產實習中的優勢,以城市做窗口,以鄉村為基地,組織了職業高中學生為河北、內蒙等地的學校、醫院生產校服和職業服裝,取得了一定的經濟效益,鍛煉了一批生產經營型的職業高中學生。連續二年密雲職高選派我校服裝專業重點培訓的學生骨幹,已經在社會生產中發揮了很好的作用.